抗疫精神: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鲜活案例
2020年04月09日 0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9日第1903期 作者:王者愚

  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武汉人民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凝聚民族精神  立足时代要求
  
  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久经磨难而长盛不衰,饱尝艰辛但愈加坚强,其内核就是中华民族在与历次自然灾害、内外敌人以及种种不利因素斗争中,不断进步,形成了连绵不断的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要求的统一。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不断凝聚出民族精神。从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到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从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到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仍然生生不息,中国人民从来就不怕任何外部的灾害。毫无疑问,在这场疫情面前,中华民族同样也会用强大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战而胜之。
  
  践行民族精神  夺取战“疫”胜利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广大党员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疫情,又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什么是“中国效率、中国速度”。一线工作者挺身而出,舍家为国,冲锋战斗在战“疫”前线,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感染不怕牺牲。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外侨胞也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别是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这都是民族精神的缩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病毒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其发起挑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民族凝聚力,使得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胜利。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中国人民再次用同心协力、英勇奋斗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彰显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更是展现出了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顾全大局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我们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践行中国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弘扬民族精神  坚定“四个自信”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作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切实当好“答卷人”,应对这次疫情“大考”。面对考验,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用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战“疫”强大合力。

  战胜疫情首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为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两周之内,建立起“火神山”“雷神山”两座集中收治医院和数间方舱医院;组织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抗“疫”一线;全国医用物资优先保障武汉等地需要,并组织19个省份对口支援;社会各界自发捐款捐物,许多企业投入到口罩生产的行业中,驰援疫区;等等。这背后就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勤劳勇敢、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凝聚出的中国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就一定可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战胜疫情还要坚定“四个自信”。这次疫情激发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更激发了中华民族空前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抗击疫情让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要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全面胜利,需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以此增强必胜信心,凝聚巨大力量。坚定“四个自信”会让我们更快更全面地赢得防控疫情的胜利,从而更加增强我们的信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19VSZ1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