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中非民心相通
2020年04月09日 0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9日第1903期 作者:李文刚

  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为中非学者联合研究交流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成立一年来,中非学者互动频繁。无论是数十个联合研究项目、接地气的学术调研的开展,还是在华举办的聚焦非洲安全问题的非洲讲坛,均产生了良好效果,中国的非洲研究面貌焕然一新。中非智库加强中非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对于增进中非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非民心相通至关重要。今后,中非学者可将民族文化纳入研究范围,重点研究中非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中非各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应该是共性,这构成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核;而中非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文化交流内涵更丰富,人类文明也因此而更加精彩。

  当前,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在进行中非民族文化研究和交流时,应该首先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其价值。中非各族人民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都在传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非洲各民族对自己传统文化保留非常完整,比如非洲人对自然的敬畏、尊老爱幼特别是大家庭的凝聚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毋庸讳言,我们对非洲民族文化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些交流上的困难,在对非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中非智库联合研究民族文化,不仅可以进行文献研究,中非学者还可一起到中国和非洲的田间地头做调研。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给中国学者赴非调研提供了便利,研究成果越来越接地气,这对于提升中国非洲研究的整体水平大有裨益。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在文化研究和交流时,要以平等心态去认识、交流,而不是抱着猎奇的心态,中非民族文化交流时应该保持一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心态。

  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是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国家,中非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殖民或半殖民统治以及西方文化入侵之后,中非各民族仍顽强保持着各自文化的活力,固守着民族之根,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但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长期言必称欧美,欧美文化主导了学生的世界观。世界文明不仅仅有欧美文化,还包括其他地区的文化。事实上,非洲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发展贡献良多。因此,要将民族交流文化融合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新时代的中国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业面前,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非洲研究院将不遗余力地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和非洲都经历过西方列强的侵略,不少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为了保护文化传统,中国和非洲都有追讨海外文物的计划。中国可以加强同非洲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和相互支持。此外,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考古人才培养、中非联合考古、博物馆之间的交流都非常重要,应该加大力度。中国还可以依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发一些中国文化品牌,与非洲国家展开交流与合作。非洲国家的一些代表性的节日习俗,也可以介绍给国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非洲研究院要推动中非和其他各方的合作。在进行中非民族文化研究和交流时,中非也不排斥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国际合作中,比如说文物保护和考古中,也可以开展中国、欧美、非洲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文化保护的使命。

  在推进“一带一路”和构建更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国内高校也加大了对非洲的研究力度。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设立了“非洲民族与文化研究”工作坊,推动学术研究和在非的田野调研。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非洲学院,加大了非洲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计划的支持下,国内高校非洲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大了对非洲国别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也给国内各类学术智库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各种力量汇聚到一起,中国的非洲研究在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中定将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非洲研究院民族与宗教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