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身体力行而形成的对家庭成员行为处事进行约束与指导,并逐渐被家庭成员自觉认同与践行的家庭风尚。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家风家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们应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出发,努力构建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求的新时代家风。
首先,在理论维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既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本质上是从千千万万个“小家”出发,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的发展奠定基础。家庭好社会才能好,社会好国家才能好。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家风,才能使得家风服务于每个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良好发展,促使我们的家庭、国家更具号召力、凝聚力、感染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是新时代家风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为与时代合拍、同步的优良家风的形成提供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价值选择的最大公约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华内容的具体成文表达,对家庭成员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因此应充分发挥其对形成新时代家风的价值引领作用。
其次,在历史维度,应汲取我国优秀传统家风和红色革命家风的精髓。重视家风,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优秀家风包括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和红色革命家风两个方面的内容,传承优秀家风是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基础。
优秀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优良家风构建的基因。在历史上,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陆游的《放翁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不仅对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作出了明确要求。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中的精华,以新时代优良家风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红色革命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家风,是主要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爱党、爱国、爱家相统一的红色家风。具体而言,红色革命家风是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治家理念为核心形成的优良家庭风尚,包括志存高远、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清廉公正、严以修身、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等内容。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不仅需要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家风,更加需要发挥其示范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爱党、爱国、爱家的统一。
最后,在实践维度,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变化要求社会意识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新时代家风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立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构建与新时代合拍、同步的优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的基点。在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依赖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中的创新创造。家庭成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生产的践行,可以汇聚成创新的合力。这要求我们所构建的家风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都有所反映,并反作用于人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在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中实现生产方式的创新。因而,新时代优良家风应是有担当的、奋进的、创新的,在其作用下,创新创造的精神渗透到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与时俱进并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提供不竭动力。为平衡而充分的发展汇聚家庭力量,是生产领域对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的要求。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风客观真实地反映着我们的生活实际。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家庭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主要试验场。家风对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要求既约束人们铺张浪费、消极懒惰的生活习惯,又促使其自觉实现生活方式的简约化。因而,新时代优良家风应是积极的、勤劳的、简约的,在其作用下,勤劳简约的生活方式成为无数家庭的选择,健康节俭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让勤劳简约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是生活领域对构建新时代优良家风的要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18BKS042)阶段性成果、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