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70年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
2019年10月30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30日总第18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发展进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旺盛生命力。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政治发展成就,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制度建设是根本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胡振良表示,未来,中华民族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政治机制的优势作用。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提出,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入手,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国际视野下,研究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发展70年的历史经验、制度优势和鲜明特色,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日,在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发展70年与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态势”高端论坛上,与会学者深刻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与未来启示。

  “制度问题是国家政治建设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包心鉴认为,新中国70年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巩固和改革发展的历史。以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家制度为前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上的一个历史性飞跃。新时期改革开放当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宝贵经验,又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在深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中的政治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关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以及中国社会发展当中有关制度建设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柴尚金认为,我们有必要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产物,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国际支持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应当将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

  从世界历史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于怎样的位置,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李瑞琴认为,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并一度陷入低谷。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通过坚定有序的改革开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振兴阶段,这是一个深刻而必然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大深远的意义,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说明,在理论创新、发展模式、时代特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下,社会主义能迸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对时代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研究课题,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总结70年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向军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思想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根本遵循;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牢固基石;坚持依法治国是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重要条件;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条件。

  胡振良也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秩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强大的现代化政党的构建当中。在理论资源上,中国共产党拥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国家政治体系和国家政治生活当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发挥了政党的优势和潜力。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也是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保障。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臧秀玲提出,“领导”“合作”“协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关键词,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实践之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体现在广泛代表性和利益的共同性,制度的包容性和目标的一致性,运行的规范性和治理的有效性。

  以话语优势阐释制度优势

  柴尚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如何以话语优势阐释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者们亟须回应的时代课题。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揭示新逻辑、形成新话语,从而形成自己的话语优势。

  臧秀玲表示,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深刻揭示出来,形成新的政党理论指导中国政治实践创新,进而用先进的政党制度理论和话语表达充实世界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的政党制度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