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1年07月29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9日第2218期 作者:王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关切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

  具体来说,讲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最重要的传统美德,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正是从仁爱的精神出发,主张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推己及人、和睦友善、团结互助、亲仁善邻;重民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政治传统,其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不管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社会秩序、国家稳定以及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守诚信是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基本纲常规范,孔子不仅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以诚为本,取信于人(民),既是一个人进德修业的前提,也是统治者治国为政的根本;崇正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道德传统和根本价值追求,被视为“人之正路”的“义”,是一个人判断是非善恶和做出行为选择的标准,“见义勇为”“舍生取义”“公义胜私欲”“义以为上”等都体现了人们追求和捍卫道义、正义和公义的崇高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精神;尚和合反映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与首要价值,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和平、和睦、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求大同是中国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梦想与追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选贤与能的为政方略、讲信修睦的社会秩序、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构想与美好期盼,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政治实践与道德理想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篇的近代屈辱历史,让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种主义和思潮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百年实践也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一个都丢不得,无论丢了哪一个都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立足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阶级状况,在探索如何制定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革命路线的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和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典范。此外,毛泽东同志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对待历史遗产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进一步明确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还明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党的八大决议中,也明确涉及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关系,强调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观点。可以说,随着中国社会形势由革命斗争向建设发展转变,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逐渐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体现出“古为今用”的鲜明特点。同时这一时期,古代文化遗址、革命遗迹和中医中药以及传统戏曲等具体形态的继承发展工作得到重视并不断提到日程上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中,逐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创造性转化《礼记·礼运》的描述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汲取《周易·乾》中“保合太和,乃利贞”的智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文化建设中,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理念,比如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注重文化软实力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强调从中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基础,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其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启迪思维,贯通古今,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再次,发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向世界阐发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力体现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切实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续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篇大文章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欧,但它是在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中产生的,是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概括总结,反映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发展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不单属于哪个民族,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就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扎根,从根本上说还是在于二者内容上的契合性与融通性。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讲仁爱、行仁政,提倡“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应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明确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再比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上,中华民族期盼的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毛泽东同志就曾用“大同”来表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方面的契合性融通性揭示了二者能够结合起来的内在规定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在立足现实、顺应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有价值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支援意识,古为今用。二是与现代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选择、诠释和更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三是与大众贴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脱离生活,更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找准人们思想的共鸣点,紧扣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真正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资源,使其富有接近大众生活的新意义,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四是与世界接轨。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明发展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其他民族、国家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所以我们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取长补短以实现自我更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五是与未来对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应该主动回应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问题,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文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