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这一公共媒介,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与投降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话语进行斗争,在思想意识上动员全民族、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加入到抗战中去。这一时期的舆论动员工作在有效提升抗战士气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舆论动员至关重要
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提出中国人民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打败日本的问题时,毛泽东回答说:“在三个条件下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团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要使中国人民自己团结起来,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必须重视舆论动员的力量,必须重视战时的对内宣传。可是,“革命的河流”并非直道前进,舆论动员也不是“挥手—响应”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投降主义与失败主义甚嚣尘上的抗战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报告,明确用“新阶段”来概括抗战相持阶段的特征。毛泽东认为,“必须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向前线官兵、后方守备部队、沦陷区人民、全国民众,作广大之宣传鼓动,坚定地有计划地执行这一方针,主张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妥协,清洗悲观情绪”。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华日报》发表一系列社论,如1939年1月2日发表社论《汪精卫叛国》,社论批判了汪精卫之流对抗战前途丧失信心的亡国论调。1939年4月17日,《新华日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发表《把精神动员变成群众运动》的社论。社论指出:“四万万五千万人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强大力量。如果把这力量加以组织,加以团结,它便可以产生坚强的意志力和丰富的创造力,可以发现许多民众英雄和民众天才,以无比的威势,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进。”
团结一切革命力量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进攻;同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美军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并对中国的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有观点认为这会吸引和分散日本的主要注意力。在此形势下,《新华日报》刊发了一系列面向国统区民众和海外华侨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文章。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认为要客观认识太平洋战争与世界战局的关系,呼吁中国军队应同英、美等国一道在军事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同消灭世界法西斯恶魔的时候到了》,社论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今后全世界侵略与反侵略两大阵线,从此更见鲜明,欧洲的亚洲的大西洋的太平洋的战争,现在已经联成一线,血肉相关,不分彼此,胜则俱胜,败则俱败。每个反侵略的国家和民族,再不能把战争看成是局部的战争,利害得失应该从整个打算。”1941年12月14日,《新华日报》又发表周恩来题为《太平洋战争与世界战局》的长文,文章概述了七个方面的有利条件,论证战争的胜利必属抵抗日本侵略者和德、意法西斯的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全面抗战的主张,主张重视动员民众的力量,呼吁国内民众和海外侨胞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去。1942年5月,《新华日报》发表了《在缅甸战区》的系列文章。文章指出,“只有民众力量,才是战争力量最伟大的源泉,这种道理在我们抗战中的中国,几成为浅近的常识。可是有些人在估计战争力量时,还是只看到军队,而不见其他,不仅是这样,而且在军队力量中,只看到大炮的威力,他们把视野局限于炮口的口径,以为炮口口径有多大,便是战争力量有多大。于是在计划整个战略时,不免时常钻到牛角尖里去了”。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政治重于军事。政治重于军事的观点,在《新华日报》于1944年3月21日发表的《再论缅甸战局》社论中得到重申。
经验与启示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大后方虽然没有军队和根据地,但有组织、有媒体、有公共政治平台。中国共产党借助《新华日报》这一公共媒介,公开阐释自己的抗战主张,与投降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话语进行斗争,不仅动员国统区人民积极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动员民众加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新华日报》的舆论动员增进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众的交流与沟通,使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传播到国统区,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和投降派对中共的不实报道,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总结这一宝贵经验,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动员民众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