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进文化认同
2020年12月24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4日第2076期 作者:张吉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增进文化认同。因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决条件,也是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根本。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最深厚的基础。各民族利益观念的变化,使国家认同的出现成为可能。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国家的构建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过程。民族和部族认同观念的形成过程,是与国家认同互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影响国家认同的各种要素自然会发生变化,这必将影响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则是一个历史现象,由于对国家的历史根源和历史遗产的认识不同而对社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进而产生彼此间的矛盾和对立。具体在文化方面的表现就是,文化应该代表国家各民族的愿望,体现其价值,反映其历史、社会、精神需求。

  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觉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文化是区别民族的重要特征,文化的形成也是在中华民族“自在”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多次分化、整合。共同的历史文化形成共同的心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心理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享的现代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一个血缘共同体,也不仅是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地缘共同体,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形成了共有的精神文化。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由自在状态转变为自觉状态,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共同发展繁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是主体对客体基于心理认可而产生的归属和赞同。国家认同是一种包含多重意义的体系,包括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和政治认同,分别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族群血缘关系和政治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在社会开放和人际交往的大背景下自然会发生相互交流和碰撞,也正是在这种交流碰撞中认同中华文化,自觉融入祖国的大家庭。在文化认同的大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交流,通过整合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凝聚成共同的价值观,融为中华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这一整合过程也会赋予少数民族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文化也会在这一进程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达到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学习与交融,最终建立民族间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政治认同,决定着国民对国家政权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情感。现代民族国家是在民族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其本身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各民族对这个政治实体的认同是民族国家实现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是民族国家实现政治合法性的标志。

  现代国家认同不仅包括作为国家成员的民族对民族本身的认同,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包括本民族的历史、语言和宗教,还包括对民族国家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措施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动态过程。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主要的就是汲取中华文化内生性精神的积极因素,通过保留其合理的内核,特别是在历史根源记忆、核心价值思想的层面开展创造性的挖掘与重塑,以此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本文系兰州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精准化对接研究”(2020SZZX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