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020年12月24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4日第2076期 作者:马陇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国家构建进程中,中华民族始终是以多元一体的整体形态作为现代化国家构建的主体。

  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如何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导、发展和管理机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正确思想、先进观念为保证,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为支撑,引导先进文化大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大繁荣、民族凝聚力大增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世世代代起凝聚作用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正是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才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这个抗争史的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它已深深注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每一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历史使命,要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国革命文化的斗争性。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反抗压迫寻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依旧是激励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资源。

  在事关中华民族团结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要充分发挥中国革命文化的斗争精神,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苦果。要充分认识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顽强意志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先进文化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加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

  以文明实践中心为支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有机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发展、基层党建的坚强阵地。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文化建设,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将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通过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新通道,将文化认同教育、大众文化建设、志愿者文化服务整合在一起,打通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系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机制创新研究”(20YB105)、兰州文理学院博士计划专项“基于‘一带一路’地缘下的文化自信体系构建研究”(2020BSZX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