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2020年12月24日 1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4日第2076期 作者:阎晓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新时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百年来矢志不渝的理想,是熔铸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高校作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高校立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牢牢掌握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就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主体,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关键,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为核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面对新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高校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党组织要坚持在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将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夯实教育工作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既要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积极增强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客观看待问题,坚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尤其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增强协同效应,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前行、相得益彰,构筑思政育人大格局。

  建设教育工作桥头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坚强战斗堡垒。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必须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研究宣传、价值引领等方面的领航作用。要在课程建设上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对其进行剖析和批判。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各种矛盾问题叠加的局面,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明辨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拓展教育工作新平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形势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大力扩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阵地,以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教育的同时,主动开拓第二课堂,全面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要大力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载体,严格管控新媒体,杜绝破坏分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息发布,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视野,凝聚共识,占领网络阵地,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本文系甘肃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立项课题“加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研究——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甘肃省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功能及实践路径研究——以南梁红色资源为例”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