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阵地意识 巩固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
2020年08月27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7日第1998期 作者:张文君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强化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推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常态化,是应对国际环境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交锋碰撞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两个巩固”的重要路径。为此,我们需要在互联网上构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防火墙,确保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进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 引导互联网舆论

  作为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指导思想,也是人民群众在网络虚拟社会开展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开放、共享的网络空间中,形形色色的内容充斥其中,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和网络行为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占据意识形态主动地位,赢得主导权,我们必须加强阵地意识,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为工作任务,要敢于、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

  加强阵地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一是要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创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精神旗帜,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语言、网络形态加以传播,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具体看,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代表性网站。通过相关网站的“阵地化”传播,让互联网空间充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内容和实践经验。通过马克思主义践行者的先锋事迹展播,展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引领社会风气。同时,我们还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传播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马克思主义队伍中,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代言人”和“发声者”。

  二是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主动融入互联网思想传播场域。通过自信的话语表达,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交锋,引导互联网对话的价值主题导向,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舆论传播场域中的引导力和向心力。为此,我们要积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方式,要学习、运用、掌握网络虚拟社会舆论传播特点和规律,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表达创造有利传播条件。我们应当熟悉网络语言,利用互联网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创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形成能够吸引广大网民的主流思想空间,进而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守好网络主权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网络空间是现实生活在虚拟社会的拓展和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网络主权问题,要将网络意识形态主权问题上升到国家主权和政权问题的战略高度。守好网络主权、用好网络治权,巩固网络空间安全防线,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设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保障。

  巩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一是要实现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核心技术是网络虚拟社会发展的关键,而专业人才则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互联网技术的竞争、互联网人才的竞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的智库作用,将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高水平技术团队、技术工程师汇集在一起,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制度,通过强大的人才团队来实现技术发展的“弯道超车”。在先进技术基础上,要建构兼具防御性和抵抗性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此,我们可将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数据进行对接,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发挥大数据的强大科技力量,增强互联网技术的正向力量,消减互联网技术变异的负向力量,为建设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献言、献策、献力。

  二是要增强网民的安全意识。作为网络空间的主体,网民的思想倾向是影响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的风向标,网民在网络虚拟社会所展示出的网络行为直接影响着网络空间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社会都要注重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把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民参与网络空间维护工作结合推进。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就是要将满足需求和引导教化相统一、服务人民和培养人格相结合,激发网民的责任意识,培育高品格网民群体。

  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构建具有兼容原则、正义原则、允许原则的网络道德规范,用法律来规范每个网民的言行举止。同时,要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精神,以拒斥不良思潮的演化入侵和渗透。

  增强使命意识 强化部门管理职责

  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宣传部门和各级党委要增强使命意识,要在思想引领、政策指导、行为示范上发挥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建设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关键需要一批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思想立场坚定的管理人员,这批管理人员不仅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具有高度的理想信念和责任心,更要有与其工作相匹配的高水平网络技术。

  增强使命意识,强化宣传部门和各级党委的管理职责。一是各级党委领导干部要有将先进理论、科学知识灌输到网络空间的宣传力,在提升传播本领中,抓好互联网思想文化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是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旗帜,宣传部门要“先声夺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唱响文化主旋律,以深厚的理论学养和非凡的职业素养主动出击,营造互联网传播舆论场的正能量,进而消解网络空间中的各种不良思潮。同时,相关负责人应当熟悉理论的通俗化、生动化传播路径,要利用生动形象、趣味故事等通俗传播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深的思想哲理转化为大众化内容,由深入浅、潜移默化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

  二是各级宣传队伍要在思想觉悟和网络技术两个方面全副武装。在纷繁杂乱的网络空间中,每个党员都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慌乱、不糊涂,面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网民行为失范、网络内容粗鄙消极等问题始终保持高度敏锐性。各级宣传部门要能够通过事先建立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合理合法地处理应对、化解网络危机。在互联网舆论场斗争中,我们应当培养宣传队伍的担当精神和传播能力,要在实际操作中善于发现不足,总结归纳经验,提升政治、法律和相关业务素养,力争统揽线上线下两个舆情场所,打造健康的互联网舆论场。

  三是各级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在工作中加强组织凝聚力。各级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完善部门内部的管理机制,平衡网络空间特有的平等关系和管理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等级关系,明确各级各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要建立高效的上下级人员之间的对话机制,确保政府和网民之间对话和信息反馈机制畅通。具体看,就是对管理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要一级一级落实责任管理职责,避免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层级之间信息传递有效性减弱现象发生。同时,我们可以丰富政府与网民之间对话的趣味性、多样性。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监督机制为抓手,拓展监督的网络渠道,从而为党和政府在处理相关棘手问题时,提供高效的组织和协调保障机制。

  随着信息媒介传播方式的发展改变,我们要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意识形态工作部门要学会用网、善于用网,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正面主张,传播好党和国家的政策理念。同时,我们必须牢牢坚持网络主权原则,确保对互联网的管辖权与控制权,“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