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与恩格斯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相结合的产物。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同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完成唯物主义的转变到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留下了《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布鲁塞尔笔记》等大量的文献遗产。四十多年来,国内学界聚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围绕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随着马克思早期思想和著作研究的推进,一个经典的理论问题以新的形式出现在研究者面前。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理解青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与之相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作为这一转变结果的唯物主义。
“青年马克思”问题与唯物主义转向
上述问题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以及对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问题的反思直接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国际和苏联(俄)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自己为数不多的理论回顾,另一方面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着重对马克思与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进行了理论阐发,围绕“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这一思想史线索展开了讨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在内的马克思早期文献公开出版。尽管在梁赞诺夫等苏联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专家眼中,这些新发现的文献,构成了马克思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的文献依据。但是在西方学者那里,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代表,却展现了一个“新发现的马克思”,即强调人本主义和异化批判的“青年马克思”。这样,当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回应西方“马克思学”的挑战,批判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问题时,除了要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缺陷给出说明外,势必要回应马克思在此期间所持有的“唯物主义”立场究竟何为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西方左翼学者要么对第二国际、苏联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唯物主义观念进行了反思甚至否定,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就专门批评了“哲学唯物主义”;要么在批判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的过程中,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视为费尔巴哈的传声筒,其理论代表就是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这样一来,青年马克思在1843—1844年间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理论意义实际上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针对这种倾向,国内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和回应,提出了如“一般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法权唯物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概念。尽管这些理论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在其背后折射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立足思想史和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微观细节的深入研究,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历史意义问题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拓展。作为其核心成果,马克思唯物主义转变背后的社会历史关切得到了系统的揭示和整理。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转变
客观说来,回到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文本中去,只是到了1845年初出版的《神圣家族》以及同年春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们才可以找到马克思集中讨论唯物主义问题的直接依据。在《莱茵报》时期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和《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提到唯物主义这个术语的时候,主要是在“下流的唯物主义”或者说物质利益的意义上使用的。对比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恩格斯1842年底至1844年8月在英国旅居期间,通过观察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研究英国经验主义和法国唯物主义思潮,较早集中讨论了唯物主义问题。这样一个事实也就从文本的角度解释了既有研究在阐发青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转变时,所形成的前文提到的多种不同表述的原因。那么,有关唯物主义的讨论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索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在表层的文本呈现上,我们可以说:青年马克思受恩格斯的启发,基于对英法社会思潮的关注而进行的有关唯物主义问题的最初探讨,是同他在宗教神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所形成的人本主义思路直接相关的。1837年,马克思在法学研究中转向了“到现实中去寻求理性”的黑格尔哲学。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他接受了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来为这种理性增添革命的动力。基于哲学与世界的辩证关系,思考“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进一步走向了费尔巴哈“强调自然”的人本主义。只不过,受阿尔诺德·卢格的启发,他决心将“强调自然”和“强调政治”结合起来,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在发现黑格尔国家观的神秘本质在于私有财产和市民社会之后,马克思决心批判私有财产、实现人的解放,从而实现了政治立场上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这样一个关节点上,唯物主义思想的引入,一方面契合了青年马克思关注人、追求人的解放的理论和实践诉求,另一方面也为他探寻物质利益基础上的市民社会运动规律打开了新的视域。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深层的理论演进中,唯物主义的讨论构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重要参照。马克思青年时期在文本中对唯物主义范畴使用情况的变化,以及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从特定角度证明: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不是一个局限于纯粹哲学思辨领域的思想转变,而是青年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的结果。一方面,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从法学研究和宗教哲学批判,到政治历史研究和国民经济学批判的视域拓展。另一方面,这一推进也是马克思在对自身思维方法的前提性反思中,所实现的世界观方法论层面上的重要转变。这样,马克思同费尔巴哈的思想关系也就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阐明。费尔巴哈对于自然和“人类学”的强调,在结束了《莱茵报》编辑工作的马克思这里,构成了批判鲍威尔自我意识、黑格尔国家学说的直接思想资源。尽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还保留有费尔巴哈影响的痕迹,但是马克思一方面并不仅限于费尔巴哈讨论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中,已经开始关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产方式问题。因而,在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费尔巴哈只是一位暂时的“同路人”。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探索
恩格斯为什么在后来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特别强调费尔巴哈的作用,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呢?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显然不能像某些西方“马克思学”学者那样,炮制一个所谓的“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的神话。可以看到,尽管马克思与恩格斯出于特定的理论目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卡尔·马克思》《费尔巴哈论》等不同文献中,对自身早期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细节过程的阐述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质性的理论差异。对于唯物主义转变和费尔巴哈作用的强调,必须回到19世纪下半叶的思想史语境,尤其是对德国所谓的“经济唯物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进行反思的背景中,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发展的意义上去寻求。1848年革命后,伴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统治的确立,辅以自然科学的突破和发展,出现了以生物学的方式来解释人的意识,以实证的方式来理解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的社会思潮。
在这种历史和思想背景下,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来阐发一种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具有双重的理论指向。一是在阐明《资本论》辩证叙述方法的意义上,马克思曾多次强调了自己的方法同黑格尔辩证法不仅不同,而且截然相反,是唯物主义的。因此,对唯物主义的说明便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直面的一个理论任务。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且在加工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运用。但是,以考夫曼为代表,很多《资本论》的读者往往将其中的叙述方式误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出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澄清,恩格斯在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作的书评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跋文中,都对唯物主义作了专门的强调。二是面对以毕希纳、摩莱肖特、福格特等为代表的庸俗唯物主义思潮,恩格斯从评论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出发,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展开批判并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意在向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和工人群众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实际上是在同“经济唯物主义”等错误思潮争夺群众。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只是手段,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扬弃才是目的。换句话说,当庸俗唯物主义在19世纪晚期的德国甚至是欧洲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时,对这种思潮的批判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基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文本考察和思想回顾,结合唯物主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重新思考青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伟大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实质,可以为我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出发,理解探索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今天,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青年时期的唯物主义转变,就是要感悟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真理力量,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不畏艰难、深入现实、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精神,就是要学习马克思面对现实、勇于思考、敢于自我批判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把握不同时代的理论先行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而进行的艰苦努力和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在这个意义上,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对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理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