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煜: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四个维度
2019年04月25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25日总第1681期 作者:苏煜

  

  ■2018年8月17日,小朋友在中国美术馆观看“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展览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等雕塑作品。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可以理解为规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心理结构和群体特质,也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思维逻辑与情感线索。它既代表了中国人民为世界作贡献的愿望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整体性把握。

  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伟大创造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伟大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韧性,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怀,伟大梦想精神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四者密不可分。伟大梦想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基础,如果没有梦想,奋斗就失去了目标,创造就失去了动力,团结就失去了轴心;伟大团结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正因为有了团结精神,才能勇敢创造,才能不懈奋斗,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如果没有奋斗精神,梦想就无法实现,创造就无法完成,团结就失去意义;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辛勤劳作、开天辟地、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有了创造,梦想才可能实现,奋斗才有了效果,团结才有了纽带。只有深刻把握民族精神四个方面的整体联系,才能真正理解其伟大之所在。

  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系统。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沉淀的文化精神之所以能世代相传、延绵未断,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形态,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我们支持开放、透明、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正因为这种开放的精神,才使我们的梦想具有世界意义,才使我们的奋斗变得不再孤立,才使我们的团结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才使我们的创造引领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可能。如果自我封闭、自我孤立、自我陶醉,脱离世界文化文明的轨道,民族精神就会变得狭隘,甚至成为阻碍民族复兴的精神桎梏。

  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精神宝库。由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核心构成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核,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民族精神实际上包含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包含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正是基于这丰富的精神宝库,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精神坐标。任何一个民族要想繁荣富强,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坐标。这种精神坐标既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也是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变化而主动建构的结果。新时代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坐标。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也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这就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从人类的历史长轴距来看,民族精神在民族自身延续、国家安全稳定、社会进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风云变化和时代激荡延续至今,孕育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引导中国人民走过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战胜了陷入山河破碎的艰难险境。长期以来,伟大民族精神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历史和现实的紧密结合中,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历史征程中,不仅要呼唤伟大的民族精神,而且要深刻阐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要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高扬中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