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遗存揭示早期戎人葬俗变迁
2022年05月16日 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6日第2406期 作者:毛筱璐

  历史典籍所载西戎族群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所谓“西戎”,一般是对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周、秦文化分布区域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他们常居偏远之地,惯迁徙、养牛马。《韩非子·十过》载“内史廖曰‘臣闻戎王之居,僻陋而道远,未闻中国之声’……终岁不迁,牛马半死”。早期戎人的葬俗,可从考古发掘的墓葬得到反映。

  西戎支系繁多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西戎族群之间冲突不断。早在西周穆王时期就曾“西征犬戎”,春秋初期则出现“戎逼诸夏”,秦襄公时期“伐戎而至歧”。至秦穆公,又开始征服关中以西的戎族:一次是五投大夫百里奚相秦时“八戎来服”,另一次是“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穆公以后,秦人伐绵诸、灭翟、战义渠、征大荔、并乌氏。直到战国初期,“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一种”。而后,“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至此,秦与西戎持续几百年的战争,最终以西戎被剪灭并纳入秦国疆土而落下帷幕。

  西戎支系繁多,根据当下考古调查及发掘可知,我国目前发现东周时期西戎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宁夏中南部、甘肃东南部及陕西北部。其范围大致为北至秦长城,南到渭河北岸,西达渭河上游支流漳河流域,东逾子午岭,以陇山为中心分布。又可划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片区,即宁夏中南部地区、甘肃东部天水地区、甘肃中南部漳县地区、甘肃东部庆阳地区和陕西北部黄陵地区。

  墓葬反映西戎独特文化

  20世纪30年代,苏秉琦在宝鸡斗鸡台4座战国墓葬中发掘到“铲脚鬲”,自此开起秦戎文化研究之先河。80年代,赵化成首次将他主持发掘的毛家坪遗址出土的两类文化遗存区分为“西周时期秦文化遗存(A组遗存)”和“以夹砂红褐陶为特征的B组遗存(西戎文化遗存)”。80年代末,在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陆续发现很多北方系青铜文化的分布地点,学者将其称为“杨郎类型”,并通过后续研究指出,此类遗存应同为东周时期西戎族群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存。近年来,通过考古学界专业研究人员的不断调查与发掘,又有很多重要的西戎考古遗存被发现,如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秦安王家洼墓地、清水刘平墓地、漳县墩坪墓地等。

  张寅曾将东周西戎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五个类型,即“杨郎类型”“马家塬类型”“毛家坪 B 组类型”“寨头河类型”和“关中类型”。其中,杨郎类型遗存的墓葬形制主要为直线式洞室墓,随葬品以北方系青铜器为主,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差异或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马家塬类型以阶梯式墓道竖穴偏洞室墓为特征,因随葬有豪华的车辆、精美的服饰与人体装饰品而独具特色。近年来最新发掘的甘肃省漳县墩坪墓地,其东周时期墓葬所体现出的文化因素,与同时期杨郎文化、马家塬文化等有很多相似之处,均反映出西戎族群特殊的文化性质。

  已形成不同社会等级

  墩坪墓地东周戎人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偏室墓两大类为主。竖穴土坑墓分为A、B型。A型墓坑南侧保存有距墓口深度不同的较宽大的生土二层台。墓坑平面长宽比例小,近似方形。根据规模和随葬器物差异分为大、中型。B型墓坑南侧无较宽大的生土二层台。墓坑平面长宽差距比例大,呈圆角长方形。根据规模和随葬器物差异分为大、中、小型;竖穴土坑偏室墓由竖穴墓道、偏室组成。偏室位于竖穴北壁下,底部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一般偏室底部与墓道底部齐平,有些偏室底部略高于或略低于墓道底部。根据墓坑南壁下有无面积较大的生土二层台同样分为A、B型。A型为墓坑南壁下有面积较大的生土二层台的竖穴土坑偏室墓。墓坑长宽比例小,形制近似圆角方形。墓葬面积较大,等级较高。B型为墓坑南壁下无面积较大的生土二层台的竖穴土坑偏室墓。墓坑形制圆角长方形。墓葬面积相对较小,等级较低。

  其葬俗葬式特点主要为,大多数墓葬在竖穴墓道填土内分层随葬数层殉牲,少数放置于墓室内。多数墓葬的殉牲呈无规律状随意放置,少数墓葬个别层位的殉牲为人为有意摆放;大型高级墓葬在竖穴土坑南侧生土二层台上随葬完整的马车或牛车,中型墓葬一般在竖穴墓坑或是墓道的填土内随葬被拆卸的车轮、车舆等木质车构件及骨、铜车马饰件来象征葬有车辆,级别低的小型墓葬不随葬车辆的木质构件及铜车饰件。另外,大、中型墓葬除随葬车、马饰件外,在竖穴填土内随葬兵器矛的比例也较高;墓室内随葬品以项饰、服饰品、车马器、兵器和工具为主,陶器比例较少,多出现于晚期墓葬。

  拥有发达的草原文化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盐业生产的主要地域,地处甘肃中部地区的漳县盐产量极高。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与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牲畜的养殖更是息息相关。《史记·匈奴列传》载“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多,则马、牛、羊等”。畜牧业相对于农业而言是种极其脆弱的经济模式,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牧业和狩猎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当地戎人所饲养的牲畜数量,甚至成为他们用来衡量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漳县拥有资源丰富、草木茂盛、野生动物众多的天然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是众多戎人部族在此处定居聚集的重要原因。

  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陇以西有绵诸、畎戎、狄獂之戎,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西戎八部中,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戎人为绵诸、绲戎、獂戎。《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括地志》载:“獂道故城在渭州襄武县东南三十七里,古之獂戎邑也。汉獂道,属天水郡。”《水经注·渭水》又曰:“渭水又东迳獂道县故城西,昔秦孝公西斩戎之獂王。”由此考证,汉獂道应在今陇西、武山之间。而后又经顾颉刚研究,同样认为獂戎在今甘肃省陇西县及其周围。漳县北接陇西、东通武山,墩坪墓地的西戎文化遗存很可能与獂戎有密切关系。后续通过对周边地区的不断调查,又在漳县境内发现多处文化性质相同的墓地,说明东周时期此地曾活跃着一支规模庞大的獂戎集团联盟。

  墩坪墓地西区东部和东区发掘清理出战国晚期至秦国时期的墓葬,其葬俗和墓葬形制与其他墓葬有着明显不同。从墓葬随葬器物的变化可以看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该地区有着发达的草原文化。到战国晚期,随着秦人西进,秦文化、中原文化对这一地区的渗透,使得当地草原文化逐渐衰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秦国“出兵东围陕,西斩戎之獂王”。獂戎被灭,秦人西进,占据此地。由此可以推断,秦人的统治对其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导致当地墓葬形制和葬俗发生巨大变化。由秦人带来的秦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类型。

  墩坪墓地的整体年代早于秦安的王洼墓地和张家川的马家塬墓地,其发掘建立了漳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演变序列。这些文化面貌所体现出的重大变化,不仅有助于探索当时政权的更迭及其与西北地区游牧民族文化的联系,而且为追寻西戎人群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从墩坪西戎墓葬探讨东周时期陇山地区戎人分布地域特点”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