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水历史看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
2021年04月12日 10: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2日第2144期 作者:韩昭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产生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也日益明显。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的内涵并予以落实。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该地区将进一步致力于一体化发展,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现以太湖平原和淮北平原为例,从治水历史对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些思考。

  太湖平原治水逐渐向好

  长三角原指长江流入东海、大量泥沙逐渐沉积、在河口地区形成的平面呈三角形的堆积体。从自然地理学的分区上讲,长三角位于扬州和镇江以东,北沿通扬运河至小洋口,南部包括太湖平原至杭州湾,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决定在长三角范围内建立上海经济区,它既不是行政区,又不同于过去的大协作区。1990年,有学者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2000年以后,形成了包含江、浙、沪两省一市的长三角区域,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近年增加安徽省,形成三省一市的大长三角区域,面积达35.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域总面积的3.7%左右。截至2018年,长三角常住人口为2.2亿,生产总值达21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3.5%),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研究,世界上共有三百多个有关洪水的神话故事,其中古巴比伦苏美尔国王吉尔伽美什的叙事诗是最早的传说之一,《圣经》中有关诺亚方舟的故事部分源于此。中华文明起源的记载也不例外,如同其他文明一样,也描述了一个世界遭到洪水淹没的时期。大禹成功治水,从而成为中国的始祖和圣人,其治水功绩也记录在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里。据《禹贡》记载,今日太湖平原所处地区属扬州,“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地势低湿,在九州之中,这样的田只能排第九,贡赋排第七。但是,这种情况自唐代以来发生变化。据明代丘濬记载,唐代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浙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

  太湖平原自唐代以来之所以迅速成为国家经济重心,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本地人口剧增。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要的移民南迁,西晋初宗室争权夺利的内乱引发的永嘉之乱(永嘉元年,307年)、唐代天宝十四年(755)的安史之乱以及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导致的人口南迁,每次都历时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太湖平原成为以上移民首选之地。二是当地人民疏浚河道,设置堰闸,修建水利工程,围湖造田,改造环境。北宋初至南宋中期,气候温暖曾导致海平面上升,最高海面比现代海面高约一米,导致两宋时期太湖地区水患频仍。为抵御水患,当地居民大规模修筑了海塘和海堤(如范公堤)、频繁疏浚河道。当海平面趋于稳定后,这些水利设施继续发挥作用。另外,隋唐大运河的开辟也促进了本区经济的繁荣。

  到明清时期,长三角区域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而成为富庶之区、财赋重地和人文渊薮。以进士数量为例,自明洪武四年(1371)首科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末科,今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地区考取进士者达7877人,占全国15%,独占鳌头。江南进士不仅数量多,而且其科试名次在全国也最为显赫。明代状元中,来自江南地区者多达21人,几近四分之一。清代状元中,江南各府多达58人,占半数以上。

  由此可见,尽管两宋时期曾经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太湖平原的环境一度恶化,但是经过人类活动的积极干预,本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太湖平原治水的历史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人地关系积极向好的故事。

  淮北平原治水长期受限

  相较而言,淮北平原则没有太湖平原这么幸运。由于长期受到黄河下游夺淮入海的影响,当地由曾经的通衢之地、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地区沦为贫困之乡。1128年,北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人南下,以水代兵,在今河南省滑县一带决河,由此导致黄河史上又一次大改道。黄河下游由河北平原改经淮北平原,与淮河干流汇合,向东流入黄海。明代万历年间,潘季驯提出了“束水攻沙”的理论,并利用黄淮交汇处的洪泽湖,施行“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此后,黄河下游河道长期固定在今郑州—徐州—淮安一线。直至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归,在人工干预下,才逐渐形成今日河道。

  随着治河方略的改变,黄河下游影响的地区也发生了空间上的位移。在夺淮初期,黄河主要以分流的形式,借助淮河以北支流汇入淮河干流,由于黄河下游南摆最西到达淮河以北的支流颍河,故而主要影响颍河以东的淮北平原。这个区域的城镇多数位于冲洪积平原及河湖洼地,地势低下,极易发生涝灾。人们为了抵御频发的黄河洪水,或迁城,或缩城,或修建护城堤。待潘季驯利用堤防固定了黄河下游河道以后,地处黄、淮、运三河交汇处的洪泽湖成为明清治理黄河、维持运河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洪泽湖西、北、南三面是天然湖岸,其东面靠人工大堤维持。为冲刷下游不断被黄河泥沙淤高的河床,只能随着黄河下游河床的升高而不断抬高洪泽湖的水位。由此,洪泽湖大堤由低到高、由短变长,洪泽湖也从小到大,水位不断抬高。清代咸丰年间,洪泽湖受阻于淮河下游抬高的河势,湖水只得另觅东南部的三河口,经高邮、宝应等地河湖,流至扬州入长江。至今,大部分湖水仍走这条道。洪泽湖底高出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

  随着洪泽湖水位的上升,支流受到壅阻,淮河下游出水不畅,沿淮一线城镇的排水普遍受阻。面对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疏浚河道、修建护城堤、人为垫高城内的地面等。除兴修水利以外,他们还调整种植方式和谋生之道。面对本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多数执政地方官均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认为天灾虽不可避免,但人为干预可起到减免灾害的作用。他们积极应对,或改造,或顺应。不过,有的人群只能被动采取另一种相对便利的谋生手段,凤阳乞丐群的产生就是一个例子。凤阳有大凤阳和小凤阳之分,“小凤阳”即今天的凤阳县,“大凤阳”指明朝设置的凤阳府。“小凤阳”原为钟离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登基次年,下令在凤阳营建中都,并以它为中心设置凤阳府。这是一个地跨淮河两岸的特别行政区,管辖9州18县。为迅速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朱元璋除了通过政区升级、提高家乡的政治地位外,还采取从太湖平原等地强行移民的方式。尽管朝廷在政治和经济上均实行了优惠政策,但是本区最后沦落成著名的乞丐之乡,这与黄河夺淮导致的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密切相关。水患还将原本富裕的地区拖垮,例如,由于水患不息,地处淮河以南的寿州由富裕之乡沦落为贫穷落后地区,“寿州昔称富疆,顷者国赋亏,军伍缺,文事不张,武备亦渐弛矣,此无他,由水患不息也”。怀远原本读书风气浓厚,但频繁持久发生的水患不仅拖垮了当地经济,而且拉低了其文化发展水平。

  自1128年黄河下游长期夺淮开始,淮北平原的治水史受限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治理能力,很难有起色。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成为第一条得到治理的大河。通过疏浚下游通江河道、开挖新的入海河道等措施,淮北平原才真正得到了持续发展。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通过历史上长三角两个地区治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太湖平原治水的历史是一个逐步向好的过程,但淮北平原的治水成效甚微,其原因是洪泽湖水位的持续抬高。由此让我们想到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关于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的临时报告,气候变化仍在继续,2020年1—10月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约1.2℃,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尽管洪泽湖的水位抬高不能与海平面的上升同日而语,但是历史时期洪泽湖一直居高不下的水位相当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小区域海平面上升的历史经验。淮北平原及淮河沿线的历史遭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警示。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应考虑未来海平面上升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长三角是人为划定的区域,但是这一区域的水系自春秋开挖邗沟、修建运河起,就实现了互联互通。咸丰年间,淮河下游改由今扬州三江营入长江,自此以后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因此,长三角的水系通过人工和自然的作用早已实现了一体化。为便于区域水系的综合整治,我们还可以考虑建立基于长三角区域的河长制,并加强长江、淮河和钱塘江源头及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