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探析“自然”概念
2021年07月29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9日第2218期 作者:陈爱华

  作为名词的“自然”,一般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称。然而,“自然”概念又常常与“环境”“生态”相关。那么,作为自然界的“自然”和作为环境的“自然”、作为生态的“自然”有何不同?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本原的自然。作为本原的自然,就其广义而言是指自然万物。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包括各类物质,也包括各种现象(如天气现象、灾害性地质现象等),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但通常不包括人造物体及人类间的相互作用。自然是众多生命物种的普遍领域,也是无生命物体自身的存在和改变方式,以及构成万物的物质和能量。

  作为本原的自然孕育万物,因而相对于万物(包括人类),自然具有先在性。作为本原的自然蕴含斗转星移、阴阳交错、万物化生、四季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环境的自然。作为环境的自然通常被表达为“自然环境”或“荒野”。自然环境通常是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包括野生动物、岩石、森林、沙滩及本质上未受人类介入的集合体等。环境是指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自然环境按其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而人工环境则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是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作了较大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不过,无论如何,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与人密切相关的是地球环境及其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二是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三是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灌丛等)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四是多样自然景观资源:山川、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及其遗迹等。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综合性,而自然环境系统也是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人类,其效应也具有综合性。因为人类与其他的生物不同,不仅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而且还为提高生存质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已形成一个庞大、结构复杂、多层次、多元化相互交融的动态环境体系。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新的人工环境可能更适合人类生存。特别是近代以来,借助于大工业与科学技术,人类生存的人工环境似乎越来越“强大”。但是,这往往会破坏自然环境的水循环和地化循环等,进而使得自然环境恶化,与此同时,也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作为生态的自然。作为生态的自然通常被表达为“自然生态”。一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之间和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现在“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描述许多美好的事物。二是指生态系统,即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一般而言,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同时,生态系统具有多重内在结构。其一是形态结构。比如,生物种类,种群的数量、空间格局、时间变化,以及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等。形态结构与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相一致,外加土壤、大气中非生物成分及消费者、分解者的形态结构。其二是营养结构。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紧密结合起来的功能单位,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与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由此就有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等概念。

  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的传递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种联系像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形成食物网。一般而言,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在对生态系统的能流进行分析时,常把每一生物种群置于一个确定的营养级上。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分别构成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然。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然基于上述三重维度而生成。其一,作为本原的自然不仅孕育万物,也孕育了人类。其二,作为环境的自然即与人密切相关的地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其三,作为生态的自然中的生命生生不息,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及人工生态系统的建构提供了基础。自然的三重维度表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就本原维度的自然而言,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需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变化。二是就环境维度的自然而言,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需要珍爱自然环境的生命要素、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多样自然景观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三是就生态维度的自然而言,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需要维护生态系统四个主要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以保持生态系统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的动态平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18ZDA03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