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表征自我
2020年12月15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5日第2069期 作者:刘显翠 周爱保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其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也是人的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因此,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人良好个性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心理学家罗沙(Philippe Rochat)和斯特里亚诺(Tricia Striano)认为,自我面孔识别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外显指标,对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面孔是我们独特的生理特征,与自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003年,心理学家基南(Julian P. Keenan)等人认为,与其他的自我相关信息不同,自我面孔是不与他人共享的,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2006年,布里达特(Serge Brédart)等人证明,面孔是我们身体最独特的一部分,已成为自我的象征。2011年,杜文(Christel Devue)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面孔识别与他人面孔识别具有不同的神经指标。因此,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对自我面孔识别进行了行为和神经层面的研究。

  行为层面的证据

  大量的行为研究为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008年,杜文等人对自我面孔识别的行为研究发现了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即人们对自我面孔有更多的注意和更快的反应时。2010年,赫希(Oliver Hirsch)等人发现,即便是在阈下启动条件下,被试也会更快地识别自我面孔。2013年,胡媛艳等人的研究还发现了自尊与面孔识别间的关系,即高自尊者对自我面孔、父母面孔和名人面孔有更多的注意,而低自尊者对所有面孔具有同样的注意。

  此外,眼动研究也发现了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2008年,杜文等人发现,自我面孔识别的眼动反应时比他人面孔识别更快,眼跳更少。2011年,克里斯汀(Heinisch Christine)等人研究发现,自我面孔的识别需要从一个分散的位置向自我定位,并表现出对自我相关刺激的高度重视,对于自我面孔有更多的注视点。2012年,洪格尔(Clara J. Hungr)等人研究发现,与自我面孔不同的刺激相比,与自我面孔相似的刺激具有更强的注视效应。为考察自我面孔和熟悉面孔是否有相似的视觉加工,2017年,安雅(Chakraborty Anya)等人的研究还采用自我—他人面孔识别范式来考察被试对属于自己的面孔和属于他人的面孔有怎样的注视反应模式。结果发现,当自我和他人面部表征之间的重叠度降低时,人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观察被识别为自我面孔的上部区域。

  除了对健康被试的研究发现了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外,研究者对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患者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效应。早期的研究表明,自我面孔识别会在各种神经或发育障碍疾病(比如自闭症、后天性脑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等)中受到损害。但是,安雅等人最近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特征与上半部的面孔注视时间负相关,即与识别为“自我”的面孔相比,识别为“他人”面孔的自闭症特征与眼睛区域的注视时间有更强的负相关。安雅等人的研究并没有发现自闭症患者的特征与自我独特性的关联,这表明自闭症相关的特征可能与特定领域的自我加工有关。

  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2006年,伊阮尼等人(Farzin Irani)的研究发现,患者会出现特定的面孔再认。而克里斯汀等人在2013年却发现患者会出现与幻觉有关的整体面孔再认,患者对自我面孔再认的成绩较差。2002年,洛夫兰(Carmel M. Loughland)等人的眼动研究发现,患者的眼动扫描路径是有限的,例如更少的注视、更少的眼跳,以及避免注视面孔的相关信息。2010年,德勒吕(Céline Delerue)等人研究发现,相对于被动的不提供任何命令的条件,在直接要求他们再认自我面孔的主动条件下,患者会注意到自我面孔特征。2011年,比迪(Sara A. Beedie)等人研究发现,患者对视觉情景的视觉搜索受到损伤,这说明对面孔的低级视觉搜索也会受到损伤,但这需要进一步探索。最近,凯瑟琳(Bortolon Catherine)等人发现,患者可以识别他们自己的面孔,而且用与健康人相似的方式聚焦于面部的相关特征。

  此外,洛佩慈-拉米雷斯(Ernesto O. Lopez-Ramirez)等人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患者在面孔识别方面有非典型的注视模式,特别是他们似乎故意避免在情绪面孔上注视,这种情感心理信息的认知加工遵循一种习得的情感风格。

  神经层面的证据

  来自神经层面的大量研究也为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提供了充足的证据。2005年,乌丁(Lucina Q. Uddin)等人对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区进行研究发现,自我面孔激活了右侧额下回。2006年,普拉捷克(Steven M. Platek)等人进一步发现,与不同熟悉程度的他人面孔和陌生他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识别激活的大脑区域有所不同。

  另外,神经层面的研究发现了自我面孔加工与有些脑电成分有关。2002年,卡哈瑞(Stéphanie Caharel)等人发现了N170波幅受到自我面孔的调节。2010年,凯斯(Helen Keyes)等人进一步发现,与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相比,被试的自我面孔识别引发了更大的N170波幅。因此,N170波幅是面孔特定性的脑电成分,与面孔的结构编码有关。一些人认为,在自我面孔识别时出现的N170波幅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一些面孔刺激导致的。不过,N170波幅的自我面孔效应也不是一直都能出现,将其作为自我面孔有效的生理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同时,在识别任务中,N250波幅是另一个与面孔相关的重要成分。2006年,田中(James W. Tanaka)等人发现,被试对熟悉面孔的N250有更大的波幅,这一成分对自我面孔也很敏感。与不熟悉的面孔相比,自我面孔能够引发更大的N250波幅。另外,P200波幅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斯特尔(Johanna Stahl)等人在2008年发现,与自我种族面孔相比,异族面孔引发了更小的P200波幅。2009年,格林伯格(Seth N. Greenberg)等人发现,相对于熟悉的面孔,被试对自我面孔形成整体的心理表象速度更慢,而形成他人某个部位特征的速度更快,比如鼻子。这说明,与他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识别更具特色。2010年,凯斯等人还发现了自我面孔识别与P200波幅有关,即与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相比,被试的自我面孔识别引发了更小的P200波幅。此外,对自我面孔不同的加工方式也会导致P200波幅有不同的定性,比如不同整体的认知加工。因此,P200波幅的认知意义对解释自我面孔识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这一成分有可能是自我面孔识别的重要指标。作为面孔的指标,N170波幅和N250波幅在可靠性和特定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P200波幅是自我面孔识别更有效、可靠和特定的指标。未来研究应该对自我面孔和其他独特和有区分度的面孔所引起的P200波幅进行比较,比如个体熟悉的面孔、异族面孔、其他年龄的面孔等,从而能支持P200波幅作为自我面孔识别的指标。

  此外,研究还发现,P300也是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的指标。1998年,二宫(Hideaki Ninomiya)等人发现,在被动注意条件下自我面孔比熟悉的他人面孔诱发出更高的P300波幅。2006年,隋洁等人发现,在右侧额区自我面孔比他人的面孔引发了更大的P300波幅。2010年,塔茨科沃斯基(Pawel Tacikowski)等人进一步发现,被试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时间更短,且引发了更大的P300波幅。同时,对高级认知活动的研究发现,自我面孔会引发更大的P300波幅。例如,占友龙等人在2016年金钱奖励的线索任务中发现,被试对自我面孔信息的认知引发了更大的P300和LPP波幅。2017年,占友龙等人进一步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认知奖赏对自我面孔识别时间过程影响的ERP研究发现,奖赏值、奖赏类型和面孔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方交互作用,无论是阈上还是阈下,自我面孔在高奖赏提示后会引起更大的P300波幅。这表明,有意识地处理奖励与无意识地处理奖励相比,通过有效地将奖励价值与自我关联的价值结合起来,在促进自我面孔识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2017年,科特鲁斯卡(Ilona Kotlewska)等人利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SVEP)的方法,发现了过去自我面孔与现在自我面孔在神经层面有显著的差异,现在自我面孔诱发了更大的SSVEP波幅。

  总之,自我面孔作为目标刺激进行搜索和识别的速度都比其他面孔更快,在行为、眼动、脑成像和脑电成分上都表现出不同于其他面孔的加工特点。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外显指标,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让人们更好地接纳自己的面孔,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本文系校地校企合作课题“地方民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2019017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