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影响深远,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促使人们对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关系等一系列哲学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解构现代性
互联网不仅是在工业化与现代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蕴含了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性的辩证否定,展现出某些后现代主义和生态化的思维。
互联网诞生之时,正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年代,也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之际。此前,在工业文明的“浸染”下,人们已普遍接受了促进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以“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逻各斯中心论”、理性至上主义、效率优先的功利主义和普遍一元的真理观——追求效率、讲求竞争的工业文明,被普遍认为是“优越”的文明。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在理性至上的现代化思潮指导下的高度工业化,非但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必然的社会进步,反而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造成了资本主义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社会福利和人的发展以及人类价值观等全方位的危机。
于是,以对“宏大叙事的逻各斯主义”、对“统一的合法化机制”、对“解释一切的思辨哲学”和“控制一切的系统操作”的怀疑和解构为突出特点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后现代主义解构了“抽象的、启蒙理性的”现代主体和“绝对一元”的真理观,力图重塑一个“强调选择、自由表达、个别参与、个人自主和人格解放”的后现代的新主体和多元化的价值观。
这种“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元化,主张多元化;反对权威,反对工具理性对自然和人的“宰制”。发端于此时期的互联网,恰恰携带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基因”。如果从技术模型上来考察,可以看出互联网不是一个传统社会的“金字塔”般的层级结构,而是一个类似“渔网”的网状分布式系统。在这个网状的结构框架中,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尽管分布在整个网络上的不同节点有着不同的权重,但是,总体上互联网却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而是呈现出“去中心化、分布式、平等性”的特性。“平等”“去中心化”“对集中化的否定”是互联网重要的思想内核,这恰恰与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威、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如出一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中蕴含着某种对现代性的批判,展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建构生态化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因不满于“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批判有余而建设不足”的弊端,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代表的“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种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出要将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积极因素与后现代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第一次启蒙运动“解放个性”的主张继承和发展为“关心他者”“尊重差异”,并把生态主义的思想维度引入后现代主义之中,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试图以此超越现代性的“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建构一个“使所有生命的共同福祉都能够得到关心和关注”的、更加充满温情的、生态和谐的“后现代社会”。
互联网由“+互联网”向“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正是呼应了这种思潮,不断由最初作为技术工具型的“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为智能生态型的“价值互联网”“生态互联网”,使万物互联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计算成为生产力,互联网成为生产关系”。这重构了网络时代新的生产力要素和新型生产关系,使互利互惠的“共享协作”成为网络时代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根深蒂固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观念发生了新的改变,凸显了互联网的“反对权威、彰显个性、去除中心化,包容、共享、主张多元文化”等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
在互联网的网络架构中,每一个信息节点都因为其他节点的加入和增强而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具有价值。在这种“利他”原则下,“他人”将不再是“地狱”,竞争将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相反,合作才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已超越常规的信息技术领域,由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基础设施”,上升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生态”“新理念”,不但“解释了世界”,而且“改变了世界”,促进了“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解放。
变革传统哲学
简单说来,互联网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建立连接、发生关系”。互联网在传统西方哲学的主客体——“物质”和“意识”之间,植入了一个“信息”的“中间联系”环节,“软化”了主客体之间抽象的对立。在物联网所实现的万物互联的世界里,“信息”有效地充当了“主体间性”的角色,实现了主客体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统一,使哲学进一步摆脱了传统西方哲学抽象、孤立、狭隘的物质和意识二元对立的本体论和世界观,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发展的世界观。
数字化的互联网还开辟了人类的虚拟化生存空间,使有别于“现实生存”的“虚拟生存”、有别于“现实实践”的“虚拟实践”方式得以确立,极大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实践的新时空,也带来了对“主体与客体、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等关系的新理解。同时,互联网也将促使哲学以“多元、共享、对话”为基本原则,摆脱传统西方哲学“唯我论”的话语方式,打破传统哲学的“学院化”和“精英化”倾向,进而使哲学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走向“平民化、大众化”。此外,世界各民族不同的哲学和价值观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可以无地域、无国界限制地自由对话,世界不同的文明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借鉴,求同存异,共生共存。
总之,互联网中所带来与蕴含的思想变革,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内核,是对工业文明现代性辩证的批判与继承,所倡导的新价值理念是人类信息文明在思想领域的新成果。互联网时代,哲学有必要面向全新、丰富的“互联网实践”,进行某种“互联网转向”。提炼出互联网的思想精华,以互联网所倡导的“创新、多元、开放、共享、包容”等现代价值理念,为哲学研究增添新时代的新内涵。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