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燕赵学术精神与北学学术传统
2020年08月25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5日第1996期 作者:魏建震

  先秦两汉时期是燕赵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活跃于燕赵大地的思想巨擘,凭借他们广博的学问、深邃的思想,影响了燕赵大地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几千年学术思想的发展路向。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颇具特色的燕赵学术传统——北学学术传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根据先秦两汉燕赵思想家作出的学术贡献,以及燕赵学术思想的发展状况,结合燕赵学术思想的发展史,燕赵学术精神及北学学术传统,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其一,崇尚天人关系的整体研究,注重学术思想的整体性建构。先秦两汉最伟大的思想家荀子与董仲舒,均将天人关系作为自己学术思想体系构建的基点。《荀子·天论》篇阐述的“天人之分”,目的在于将人从三代以来的神秘之天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天地人参”。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是对天人关系的一种新探索。阴阳家创始人邹衍提出的“阴阳五行”宇宙图式,是一个融天地人为一体的整体宇宙图式。注重天人关系探讨的学术思想,推动了燕赵学术史上天文历法学与中医学的发展。

  燕赵思想家从历史的维度重视对古今之变的思考。荀子提出的“法先王”与“法后王”,即是在礼义方面的通古今之变。“法先王”是法先王的礼义精神,“法后王”是为了更好地效法后王可实施的礼义制度。《史记·邹衍列传》称邹衍学说,“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自天地剖判以来的古今之变,都列在了邹衍学术的考察范围之内。东汉卢植“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后汉书·卢植传》),注重天人关系、古今之变的研究,使燕赵思想家的学术思想体系构建具有整体性特征。

  其二,学术思想充满理性色彩。与南方文化相较,燕赵文化注重现实,较少巫术色彩。在此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燕赵思想家,学术思想也大多充满理性色彩。公孙龙的思想以逻辑立论,虽然其中不乏有诡辩的成分,但其思想体系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荀子主张天人二分,用礼法治理国家,实现外王理想。其学说反对神玄思想,注重政治逻辑的建构,充满理性的光辉。邹衍主张的“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也是一种由已知推未知的理性方法。刘家和认为,邹衍“五德终始说”是历史理性与自然理性的结合,用五行的循环比附朝代的更替(《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根本异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看似神秘,其实其立论基础在于“天人合一”。其《庙殿火灾对》云:“是故天下有物,视《春秋》所举与同比者,精微眇以存其意,通伦类以贯其理。”关于“通伦类以贯其理”,学者认为,“这种类推法显然是以直观经验为依据的,即以已知之经验事物来推知未知之事物,这叫直观经验类推法”(王永祥《燕赵思想家研究·先秦两汉卷》)。直观经验类推法本身也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推理方法。

  其三,注重理论实践,注重学术思想的社会应用。与充满理性色彩相关,先秦两汉的燕赵思想家多注重理论实践,注重学术思想的社会应用。慎到思想以道论为基点,主张以法治国,将黄老思想落实于治国实践。荀子学术思想的终极旨趣,是以理论指导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构建的理性实践。以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其理论的核心是“有为”。他以自己的“有为”,实现了弱燕联合诸侯以胜齐的理想。董仲舒将其理论运用于社会治理,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学说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韩婴所作《韩诗外传》,引用诗以构建自己的学术思想,用于社会治理。

  其四,兼容并蓄构建新的宏观理论体系。燕赵地域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界地带,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特征。与此相应,燕赵学术思想也多呈现出融合诸学的特征。慎到学术思想体系属于黄老道家,黄老道家从根本上说就是老庄道家融合先秦诸子而形成的所谓新道家。荀子被学术界尊称为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吸收融合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构建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董仲舒在构建自己的儒学体系时,吸收了黄老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汉书·艺文志》说,《韩诗外传》“采杂说,咸非其本义”。韩婴所采的诸家思想,有阴阳家、法家与黄老道家等。后世燕赵思想家刘劭、孔颖达、刘炫、刘焯、张之洞等,在所构筑的学术体系中,无不呈现出兼容诸家的学术精神。

  其五,注重传统的坚守,在复兴传统中求得创新。荀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时候,即体现出复兴传统的特点。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为礼和仁,礼是孔子继承与发展周礼而来,仁是孔子提出的新思想。荀子在继承发展孔子思想时,发展了其中的礼学思想,具有浓厚的回归传统以实现创新的色彩。董仲舒创立自己的儒学体系,也是从儒学经典中的述古部分入手。《新论》说:“董仲舒专精于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金元燕赵名医刘完素、张元素、李杲以及清代燕赵思想家颜元、崔述等,在实现自己学术创新的同时,都非常重视传统的继承。可以说,燕赵学术的创新大多都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的。

  其六,以经学为纲,重视训诂之学,学风淳厚朴实。先秦两汉的燕赵学术以经学为纲。荀子对儒家学术的重要贡献,便是传授诸经,开启了两汉经学。董仲舒的学术根本点在于对《春秋》的继承与弘扬。“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汉书·董仲舒传》)。毛亨、毛苌、韩婴以研究阐释六经中的《诗》立家。体现质朴学风的训诂学在燕赵地域比较发达。《毛诗故训传》开中国训诂学之先河,高诱注释《孟子》《孝经》《淮南子》等,在训诂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南北朝时期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更被称为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淳厚朴实的学风成为燕赵学术的历史传统。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