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化改革
2024年02月29日 14: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9日第2842期 作者:黄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研究生作为科研攻关的生力军,科研能力是衡量其学术涵养的重要标志,也是科研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科研育人背景下,如何培育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并探寻有效的实践路径,已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剖析当前研究生入学教育现状,探讨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化改革路径,有助于立体构建研究生入学教育体系,确保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的有效开设。

  科研育人背景下研究生入学教育现状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高校需牢牢把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积极响应“科研育人”的时代呼唤,全力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科研育人的进一步深化将有效促进高校科教融合建设,帮助研究生群体树立“科研报国”的大格局观。研究生入学教育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蕴含着丰富的能量与契机,能够对科研能力培育的结构与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研究生入学教育应站在科研育人的角度,将科研培育融入入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入学教育的导向作用,多维度地促进研究生科研意识的萌发和实践转换。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入学教育的内涵逐步得到丰富与细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随意化,研究生入学教育常常与本科生入学教育混为一谈,将新校园适应性作为重点,从而忽略了对研究生科研觉悟与科研规划等技能的培养。二是碎片化,研究生入学教育侧重采用座谈会、讲座等形式,零散单向的教育安排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三是边缘化,研究生入学教育在教育主体上多以学工团队为主,没有形成学工与导师以及其他管理服务部门的教育合力,与后续研究生科研教育工作产生了脱节。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讲,在科研育人背景下,当前研究生入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各部门对科学研究的教育统筹考虑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且在履职尽责上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育人合力。事实上,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不仅要完成相关的专业学习,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科研任务。但部分高校仍未打破以往研究生入学教育和本科生入学教育等同的观念,也没有根据这一群体的特征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育人的进程。

  第二,不少研究生在入学教育阶段甚至整个读研过程中仍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吸收和接受层面,漫无目的地被动学习,缺乏问题意识。这是高校未充分把握“科研育人”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是形成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更是生发科研成果的关键,其构成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部分高校对科研育人理念认识不足,还存在一定短板。

  第三,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载体内容陈旧,尚未增设针对研究生群体科研能力培养的特色板块,与科研育人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契合度不高。研究生入学教育形式较为单调,多局限于线下灌输式讲座,缺乏创意和个性。

  第四,尽管各高校已深刻认识到入学教育的引领性作用并积极展开实践,但高校之间尚未在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上达成共识。教育质量监督的参差使其无法及时有效地为研究生的科研进程提供可靠的反思依据,不利于发挥研究生的主体自觉性,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对自身现有科研水平的正确认识和判断。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化改革路径

  为解决上述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随意化、碎片化和边缘化问题,高校应承担起主体责任,打通断点,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入学教育,精准做好科研育人工作。坚持课程本位,聚焦科研育人的立体建构,从课程的角度探索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规划与实施。研究生入学教育只有实现了课程化,才能在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方面更具科学性,助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课程具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相对稳定的要素结构,且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动态因素。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将有助于研究生端正科研态度,激发科研兴趣,提升科研素养,培育科研能力,推动研究生入学教育工作全面走深走实。高校应以入学教育课程为抓手,高举科研育人旗帜,围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立体建构并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造就大批学术型人才。

  强化高校网格治理,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制度是指存在于教育活动中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规章准则,对研究生入学教育有着指导性和规范性的作用。高校应切实担负起研究生入学教育主体责任,重视入学教育的制度保障工作,完善教育工作考核方案与奖惩机制,将涵盖“科研能力培养”的入学教育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管理体系。要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促进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构成分级责任链条,突破过去相对独立和断层的格局,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要让每一步都行走在“网格”中,压实压紧各育人主体的责任,为研究生群体增权赋能,构建出聚合发力、同心发力的科研育人模式。

  立足学生问题意识,制定科研育人方针。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预期结果。它指导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着课程实践的价值取向,规范着课程评价的标准,是建构课程体系的轴心和方向指南。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必须针对研究生群体特征,立足学生问题意识,精准定位课程目标,制定科研育人方针。如提前告知学生每节课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给予学生明确的方向,激发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并积极主动思考的心理状态,加强科研意识培养目标与其他目标成分的紧密联系,将孤立的单个目标编织成网状结构,形成多元互补、综合协调的立体模式。

  聚合多样化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育人载体。高质量的育人载体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实现科研育人目标,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与责任感。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根据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并通过专家讲授、小组合作、分析研讨、实践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课程组织形式丰富科研育人载体,唤醒研究生的思维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使其科研觉悟由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演变,使入学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挥好过程评价指挥棒,构建科研育人指标。评估监控充分反映了研究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效果,是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必要环节。为促进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的可持续开发,高校应联动“学校—教师—学生”三级评价主体,贯彻多元化方针,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科研育人过程更加精细。要确保全员参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多角度分层级地开展过程评价,由此构建科研育人指标,实现评价体系自主化。

  总之,研究生入学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善,而课程化是推进科研育人改革的有效途径。各高校应携手并进,着力于科研能力的立体建构,确保研究生教育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稳步迈进。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