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推进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2024年02月29日 14: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9日第2842期 作者:张清俐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不仅彰显了对近代以来世界三大中心同构的规律性洞悉、对“多中心并存”趋势的前瞻性把握,而且体现了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战略性规划。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其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使其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有助于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塑造国际竞争优势。坐落于中原大地的郑州大学以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定位,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契合郑大实际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李蓬就郑州大学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实践经验与特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坚持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报》:基于深化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规划,郑州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该如何精准定位?这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蓬:2023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两会,围绕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与教育界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也围绕“教育强国,郑大何为”进行了深入思考。我认为,定位影响全局与长远,决定格局与方向,决定“郑大何为”的路径和策略。只有确定办学定位,才能在此基础上推进“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把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郑州大学的办学定位,既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应然之需,也是继承与发展学校办学传统的实然之举,更是在中原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之策。

  一是基于国家高等教育优化布局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首先体现的是国家战略、国家需要和国家意志。“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从原有的层次性、规模化、趋同化发展,转向系统性、内涵式、多样化发展。对于占全国高校总数超过90%的地方高校而言,其不仅承担着驱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而且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主体。作为地方超大型大学,郑州大学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是对国家高等教育布局最积极的响应与回馈。在国家以及河南省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大学于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2018年成为部省合建高校。国家高等教育的布局与调整,对郑州大学来说既是信任与期待,更是责任与使命。

  二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经济大省,但受历史条件、原有基础、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向未来,河南省布局实施“十大战略”,并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放在“十大战略”之首,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矢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的领头羊,郑州大学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托,承载着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意志。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路径,也是对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最有力支撑。

  三是基于学校历史传承与转型发展的需要。作为地方超大型大学,郑州大学有国内最大的办学规模,文、理、工、医、农等12个学科门类齐全,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与部省合建的叠加支持下,郑州大学的规模和师生数量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进入全面提升内涵质量、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全新发展阶段。因此,在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上,坚持多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布局,同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多元共存、群峰并起,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学校的必然选择。

  规划牵引发展,改革激发活力,而规划和改革的灵魂则是办学定位。确定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对郑州大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近年来,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根据2024年1月数据,郑州大学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达到5个,全球前1%学科达到17个,学校整体ESI全球排名266位,位居国内高校23位。除了这些显性的指标提升外,学校在学术生态、治理体系、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更加可喜,也更为根本。

  为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好战略设计

  《中国社会科学报》:每所高校建设基础、发展阶段、支撑条件、所处环境各有不同。基于郑州大学实际,如何推进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李蓬: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学习工作多年,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直观的认识与深切的体会。从理性务实的角度看,郑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超大型大学,规模大而负担重,学科全而缺高峰,资源支撑相对有限,要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国际化、白热化的当下,我们必须找准历史方位,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支撑,做好长期的目标规划。为此,在“双一流”建设初期,学校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并不断调整优化。

  第一步是总体布局阶段(2017—2020年),从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转型,完成综合性大学的基本学科布局,基本形成研究型大学的治理架构与文化体系,为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基础。第二步是全面建设阶段(2020—2035年),走上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轨道,以指标为外在标志,内在结构性变化和内涵式提升得以彰显,办学活力进一步释放,面向长远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强化,建成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三步是快速发展冲刺阶段(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学校已经走上适合自己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轨道,办学治校整体上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内涵式。正确把握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学科体系、注重内在品质,努力提升内涵和能力。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学术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知识贡献。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二是高质量。凝练学科方向、促进交叉融合,集中力量锻造优势、打造特色,在创新性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汇聚、高水平科学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在教育教学、基础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贡献和标志性成果,彰显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三是可持续。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以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体系,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构筑有成长性的发展格局。

  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是学校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路径的三个特征,也是衡量郑州大学是否走在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轨道上的三个维度。我们要经常对标,动态评估学校办学状态,以此调整学校的治理体系、评价体系、绩效体系等。

  以学科建设引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围绕推进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郑州大学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进展情况如何?

  李蓬: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必须找到抓手、找准路径。学科是实现大学基本功能的主要载体,学科建设统揽了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牵动着学校发展的全局,学科发展水平体现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声誉。因此,我认为在推进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引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郑州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其一,重塑学科建设机制,构建“优势+特色+交叉”的学科体系。地方超大型大学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任务,长期以来主要紧跟国家政策增设学科,在学科设置上尽量覆盖各学科门类,但学科方向细分度不高,前瞻性不够。为塑造“突出优势、彰显特色、面向未来”的差异化竞争态势,郑州大学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原则,整合学科优势资源,构建学科联动机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重塑学科建设体系,聚力建设学科高峰,布局实施了三大计划。

  1.优势学科提升计划。基于前期学科发展基础和“双一流”建设布局,学校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布局8个学科建设创新中心,建立“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学科建设体系,以主干学科为基础,面向全校多学科开展交叉融合,汇聚全校力量打造学科高峰。

  2.基础学科振兴计划。以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和需求为牵引,明确基础学科重点突破方向,夯实物理、数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发展根基,培育布局基础学科创新研究中心,推动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

  3.新兴交叉学科培育计划。推动增设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协调推进“四新”,协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究院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兴交叉学科人才。

  学科布局调整和建设机制变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通过学科规划与人才规划、科研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学科建设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的配套,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生态、人才引育体系也随之发生重大调整与变革,并在学科建设引领下一体推进、融合发展。

  其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知识+能力+价值”的拔尖人才培育体系。学科与专业联动,科研与教学打通,以学科前沿、学科团队、高水平科研过程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优势和关键钥匙。郑州大学基于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围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

  1.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学校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推进专业整合,调整撤停低质专业,重塑升级传统专业,锻强提质优势专业,培育壮大新兴专业。持续强化“四新”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大力推进文、理、工、医相融互补、协调发展。通过压减规模、优化结构,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实现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转变。

  2.优化提升课程体系。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课程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系统性建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制定《郑州大学课程中心建设与运行方案》,开展课程准入审核,实施课程预警及退出机制,保障优质课程供给。

  3.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深化“5+3”一体化临床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化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培育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着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国际化开放办学,获批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郑州大学惠灵顿学院;实施“全球菁英伙伴计划”,与世界52个国家或地区的275所高校或学术机构保持交流合作,持续引进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资源。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强化科研反哺教学,以多学科交叉平台为载体,以“重大科学问题和先进前沿技术”项目为依托,以科研教学团队为主体,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本研贯通培养。逐步实施全员导师制,探索建立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方式,由知识传授为主导向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形成终身学习品质和提升科学精神转变。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模式改革,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大型企业等共建培养基地,与创新龙头企业开展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其三,围绕“四个面向”,构建“领军人才+平台+团队”的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学校坚持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围绕“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前沿科技发展为引领,开展系统性的有组织科研攻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1.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布局大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依托单位参建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或共同牵头建设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等10家省实验室(研究院);承建“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组成单位;积极筹建省部共建肾脏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建设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科研创新平台体系。

  2.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建设大团队。建立以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团队培育体系,支持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打破学科壁垒,凝聚交叉大团队,形成有组织的科技创新集群。学校以院士等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了关键金属与靶材团队、战略用高分子材料与成型团队、代谢重塑与疾病研究团队、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研究团队、基础设施水灾变防控团队和中华文明根系研究团队等,围绕国家重大急需,开展全链条创新,形成学科合力。

  3.完善科研培育体系,产出大成果。设立重大成果培育专项,对潜力项目进行超前布局和支持培育。深入推进“中心城市·一流大学”共建,设立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项目(郑州大学),相关做法入选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典型案例集》。与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三级校企研发平台体系,共同设立重大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项目,目前已建立校企共建研发机构81个。通过超前培育和协同创新,近年来学校科研创新取得众多突破性成果。比如,苯选择加氢绿色催化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100%;解决高性能ITO靶材“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打破日本技术壁垒;创新药物ADN-9成果转让与研究开发费用5000万元,抗艾滋病1.1类新药“阿兹夫定”(FNC)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药物,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其四,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构建“顶尖+领军+潜力”的人才引育体系。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与培养力度,推进人事人才工作体系性重塑,努力把“感情育人、事业育人、待遇育人、制度育人”升华为“生态环境育人”。

  1.加强人才规划顶层设计。学校按照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布局,科学制定高端人才引育规划,统筹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分学科、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留用”,提升人才与学科的匹配度。坚持筑巢引凤,依托学校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实现顶尖人才汇聚。实施“求是计划”,明确海外引才、企业引才等重点渠道,大力引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博士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外人才。近3年,学校引进海内外博士逾千人,在一系列支持培育政策的激励下,人才自主培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优化学科引育体系。分学科构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立体引育体系,分梯次、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对顶尖人才,以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为依托,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实施支持计划;对领军人才,设立杰青、优青等人才培育专项,实施“青年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青年人才企业合作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对拔尖人才人才和青年人才,推行普惠性支持政策,分层次提供科研支持经费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2023年,学校有3位教授新当选院士,同时国家级人才数量与质量也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校人才底座更加厚实,梯次结构更加合理。

  学校围绕“院办校”改革,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系列制度,推进人事管理权下放,赋予学科学院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管理、薪酬分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为学院松绑,为人才减负,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岗位聘用制度,推行教师聘用“双轨制”,建立预聘、长聘、特聘等多种聘用形式,强化合同管理,坚持动态考核。创新岗位管理机制,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在岗位管理上“量身定制”,不受以往身份、资历和岗位等级限制,业绩特别突出的可破格晋升。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强化代表作评价和小同行评价,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