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 打造共同富裕教育样本
2022年09月02日 08: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日第2484期 作者:倪好 陈健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核心任务。能否让乡村孩子“读好书”,已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2020年底,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进全省域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种模式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着力提升乡村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举措与问题

  据统计,2021年浙江省教共体结对学校3685家,覆盖全部乡村学校和80%公办学校。教共体树立了协同发展理念,以数字技术串起城乡资源,牢牢抓住了教师队伍这个“牛鼻子”,初步建成了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与共享大格局,夯实了教育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基础。2022年,教共体建设继续列入浙江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关部门及时下达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任务(506所),安排8个设区市的50个县(市、区)支援7个设区市的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组建跨区域教共体,综合施策,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教育样本。在教共体的总体建设指导下,通过四大行动,促进不同类型教共体蓬勃发展,在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方面初显成效。

  第一,数字化助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共用。自2019年起,浙江省政府将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拟定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的目标,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启了全省“互联网+”的新型教育帮扶机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撑推动下,通过“互联网+教育”和新型教学空间建设,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城乡携手、同步课堂”等项目试点。一些学校推行城乡同步课堂和远程专递课堂,在城市有效输出的同时实现乡镇的优势反哺。

  第二,校际结对帮扶助推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已实现所有县(市、区)参与结对帮扶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受援结对“两个全覆盖”,全省3000余所、1600余对城乡学校参与结对帮扶,有效撬动了学校生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布。此外,通过实施第四轮“山海协作”战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发动省内56个经济、教育相对发达的县(市、区)对口支援29个教育薄弱地区,在教师交流平台搭建、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入开展校际层面的共建合作。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低于0.3,优质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双向流动机制助推城乡师资优质均衡。注重教共体内教师的双向交流和城乡有序调动,优化教共体内各学校的师资结构,推动乡村教育的内涵提升与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探索新型教学共同体合作模式。融合型教共体内校区间教师实现无障碍流动;共建型、协作型教共体也都有相应要求。引领各成员学校探索构建“一体化调配师资”的共同体运行机制。二是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7年至2019年,全省有1788名校领导和4710名骨干教师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交流到农村小学和薄弱学校。各地各县建立教共体内部教师流动机制,教师正逐渐从“学校人”向“教共体人”转变。

  第四,交流机制促进城乡学生同育同培。一是针对学科难重点、兴趣拓展、创新能力提升等内容,通过在线教学,促进优质课程资源传播共享。二是建立教共体内学生交流的长效机制。三是广泛开展教共体内城乡学校学生研学实践、劳动实践、联谊互助等活动。

  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工作牵涉部门多、涉及地域广、人员流动量大,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制约等因素影响,教师“教不好”、内生力“不足”、学校“适应不了”、技术“适切性不够”等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有待提升,由于交通、通信、居住等因素限制,乡村地区任职教师趋于老龄化、师资学历偏低引发教学质量不过关、教育创新不足,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城乡间教师流动积极性不高,流动后工作量加大,岗位贡献与相应的优绩优酬举措需要统筹设计、优化制度。二是教共体内生动力有待提升,部分结对地区和学校缺乏主动实践意识,导致积极地区与消极地区、积极学校与消极学校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三是学校治理难题突出,教共体建设带来教育治理多元化,也有部分学校难以适应,在教共体内部尚未形成平等、合作、协同的高效治理格局。四是技术赋能与应用效益不平衡,使用体验感不够,技术亲和力不足,城乡学校生源差异明显。以“互联网+义务教育”为主的网络环境下,城乡结对学校虚拟大班授课的效果有待提高,教学实践与整体优化还有差距,师生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之间也存在不适应情况。

  对策与启示

  面向未来,需要在政策上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创新,将保障教师待遇作为优先事项。将教共体建设列入教育工作议事日程和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考核内容,并建立教共体工作协调小组;强化城乡教共体发展的内生动力,督促指导各县区实现管理共进、资源共享、人才共培、成果共育、文化共融,健全城乡教共体建设的长效机制。设置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教师待遇和资源协同配置政策,针对教共体制度下教管资源城乡间流动,采取公开竞聘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教育专家诊断和督导队伍、高水平流动教师队伍、高水平教育管理帮扶队伍、薄弱校教育提升综合服务团队四支队伍。在学习培训、职称评聘、干部选拔、评优评奖方面优先考虑长期在乡村地区任教或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

  与“双减”政策等配套推进有关改革,以一体化促进特色化,提倡共建化,谨防碎片化。应在共商、共建、共赢模式下尊重特色化发展。盘活学校现有资源,创建符合各校特色的先进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机制。“双减”政策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拓展课程的内容,应利用这一契机推动乡村学校特色项目有效开展,使托管服务更好落地,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多个领域的示范性学校。精准做好控辍保学,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

  在“十四五”期间应以集团化和对口帮扶等方式,实现乡村薄弱校结对全覆盖,重点提升帮扶质量,细化考核机制,创新联动考核机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组织专业管理团队对城乡教共体进行全方位指导,从办学规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等方面推进城乡学校深度融合并对现有情况进行第三方考核与评价,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

  教共体不仅要推动教师流动,也应推动学生广泛交流。一是针对学科难点重点、兴趣拓展、创新能力提升等内容,通过在线教学,促进优质课程资源传播共享。二是探索教共体内学生交流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学生资源共享和情感交流。三是广泛开展教共体内城乡学校学生研学实践、耕读教育、劳动实践、联谊互助等活动。

  此外,组建科研共同体,强化乡村教育行动研究和智库研究。关心关爱乡村青年教师,拓宽乡村教师培养途径,充分发挥省“三农”研究、教育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领域的智库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发布乡村教育研究选题“揭榜挂帅”,并鼓励轮教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破解乡村教育发展难题,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创新实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实施20年效能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CFA21024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