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空间内涵具有历史发展性,所以对教育空间这一概念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也是不同的。在古代,教育空间主要是指教育的场所,这里的场所并不是今天所理解的教室,而是教育活动发生的地方。究其原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育活动仅有少部分发生在官方设定的学校之中,很多是拜师之后随师游学,或是以私塾的形式在家庭或者宗族某个场所中开展,教育场所并不固定。孔子讲学情形比较宽松,或坐筵席上,或坐石头、石墩上,学生或坐在老师前面或坐在老师周围,聆听老师讲授或与老师问答。这种状况一直到近代学校制度建立起来以及班级授课制普及之后才得到彻底改变,教育空间才最终以学校空间或者教室空间的形式固定下来。
可以看出,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主要是从物理空间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空间,此时的教育空间类似于一种“容器”,人们在“容器”般的空间中开展教育活动。有学者将这种空间认识称为容纳与承载的空间观念。受该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从环境、配置、格局等物理的层面来认识和塑造教育空间,为此,教育空间这一概念又与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教育资源等概念存在很多重叠之处。比如,美国教育技术学家F. G. 诺克在对教育环境进行界定时,认为其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组成的学习场所”;学校建筑学学者则指出“教育空间是指与各类性质的教育、教学相关的建筑空间,其在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对教育空间的认识开始由传统的“封闭式”教育空间向“开放式”教育空间转变,此种观念下的教育空间并不仅仅局限于有明确物理边界的某所学校或者教室范围内,它可以因教育的需要而延伸到走廊、花园、工厂、田野等地方。教育活动的发生和开展成为教育空间存在的前提,教育空间是由教学活动所涉及的场所、设施、参与者等各因素之间所释放出来的教育影响共同构成的一种存在样态,它是动态发展的,可以随着教育活动的延伸而进行空间的调整与转换,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也就是说,随着教育的发展逐渐回归到人以及人的生活,教育空间也不再过多地关注空间中大小、格局、设施布置等“物”的因素,开始侧重对空间中“人”的关注。教育空间并不单纯是混凝土构筑的建筑空间,教育空间的设计与发展都渗透着人的教育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空间也是一种充满人的教育智慧的发展性空间。教育空间在对人以及人的生活的关注过程中,其社会学意义也逐渐得到挖掘和重视。教育空间中的距离、位置、格局等所反映的不仅是物理关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空间中的办公楼、校园景观、校园标语等都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比如办公楼的外形、各种类型校园景观的设计、校园标语的选择等都能进行社会学解读。在更为微观的教室空间中,功能空间的划分、讲台、学生座位的排列和分配等也是如此。比如,在传统的“秧田型”空间格局中,部分家长往往通过拉近与教师的“关系”,以便自己的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同桌或者占据更为有利的空间位置。
教育空间社会学意义不断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教育空间具有生产性,教育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成为近些年教育研究的新论题。简单来讲就是,教育空间虽由人建造,但在建造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其将反过来塑造生活在该空间中的人,同时,生活在该空间中的人又反过来影响着教育空间是进一步得到发展还是被抑制。比如,以优质学校为代表的教育空间凭借着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注入和制度支持,在城市发展中不断实现着空间增值与增容,形成一个个名校联盟或教育集团,而以薄弱学校为代表的教育空间则面临种种办学困境并逐渐被边缘化。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空间的认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人们不仅可以将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海量知识存入各类网络数据库,而且还可以将知识生产的过程同一时间在不同的空间予以呈现,每个人都可以摆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身份,参与到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来。此时,教育将呈现出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的新生态,同伴交流、工作和学习的物理界限变得模糊甚至完全消失,教育流动空间应运而生。教育流动空间十分重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观念、技术、信息等各类教育资源在不同教育区位之间的流动共享。但是,受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影响,处于教育不同区位的学校办学水平和规模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中心—节点”的教育流动空间结构。那些拥有好的教育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观念、突出的教育质量的学校,相比其他学校,更容易在教育流动空间结构中占据“中心”位置,同一区域内的其他学校便构成了教育流动空间结构中的“节点”位置。作为“中心”的学校基于自身教育优势可以在区域内对相应的教育资源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不断壮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其教育影响也将扩散到区域内其他学校,在集聚与扩散中实现教育资源在不同区位间的流动和共享。
另外,在教育流动空间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共享的关系。然而,由于人们在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受其所处教育区位的影响,不同的人群在教育流动空间中实际发挥的作用会有所不同。比如,在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有专长的群体,在教育流动空间的构建及其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中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群体不能将借助于自身优势来获取更多的群体利益作为其目的,而应致力于通过打破时空限制的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来最大化地促进教育中知识、观念、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其最终目的是为他人的学习提供最优的教育供给,以实现所有人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教育流动空间中,“人们都在为他人的学习铺路搭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教育流动空间这一概念将为更多人所接受。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空间形态,教育流动空间的构建与优化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探讨和解决,也需要全社会所有关心教育、热爱学习的人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其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正义追求及实现路径”(18YJC880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