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在历经革命年代血雨腥风的洗礼、改革开放和发展期间的实践检验以及国际国内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新时代,新征程,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擘画和锚定前行的方向。继续推进百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应赓续初心使命,抓住乡村振兴机遇,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做强做特农民教育,真正赢得农民全面发展主动、赢得乡村全面振兴优势、赢得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
第一,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农民教育共享式发展新理念。当前,中国已进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的时代东风不仅赋予了农民教育新的使命担当,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农民教育应彻底摆脱往昔那种“管家婆”式的思维逻辑,把共享式发展作为农民教育顶层设计的逻辑起点,立足于新时代的时势坐标,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农民教育成果的根本标准,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核心,以基础性知识、技能性知识以及发展性知识教育为龙头,以乡村精神文化教育为支撑,以相关利益方协调共生的多维度参与和谋求国别间协同推进力量与个体选择“时序性”的协同为路径,以共建共享型制度环境和思想舆论环境的营造为保障,树立开放协调、共享互利、资源互补型的农民教育新理念,使农民教育在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开新局、出新绩,进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实现农民教育领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接续之设计目标。
第二,构建联动机制,绘就农民教育协同式治理新蓝图。构建协同治理型的联动机制,一要在科学统筹政府管理部门等外部治理主体以迅速集聚发展资源、营造良性循环大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教育主办机构办学自主权彰显及内生发展动力激发的需求,构建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内外结合型的联动机制;二要统筹考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农村工作委员会等社会环境与农民教育主办机构的复杂关系,并在科学处理好农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治理、财务管理模式治理等专项治理的同时,重点对影响农民教育发展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形成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协同联动机制;三要在灵活运用党的各项有利于整治农民教育“一锅炖”“摊指标”等表层乱象之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等本质层面的制度、精神和文化等内容进行治理,构建标本兼治型的联动机制;四要逐渐消解现有教育扶持政策的规模偏好思维,在科学统筹学校、市场、政府等多元主体利益契合及农民教育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农民发展性需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耦合关联,对发展性农民的教育成长适当关切,进而构建社会资源多维参与及教育主体适当倾斜的单双结合型联动机制。
第三,深化改革创新,塑造农民教育内涵式变革新取向。要实现农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要树立“为农”式的教育理念,走价值取向融合之路。要彻底改变农民教育城市化之发展趋向,适当降低往昔“离农”式教育价值取向的结构比重,把原来以满足城市用人需求为导向的纯粹输出型的价值取向调整为先满足乡村内部发展需求再合理流向城市,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融合发展。二要消解单一化教育内容的思维定式。要积极扭转农民教育内容专注思政性、技能性知识之发展倾向,走教育内容立体化创新之路。要在适当兼顾农民基础性知识教育需求的前提下,以影响农民生存所急需的技能性知识为基础,加大发展性、创新性知识的占比,走知识融合型立体化发展之路。三要解构程序化的教育模式。要了解“灌输式”“教化式”教育模式对提高农民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建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多元模式之途径来解构原有程序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农民教育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发展。
第四,消解博弈悖论,构建农民教育开放式发展新秩序。塑造农民教育开放式发展新秩序,首先要消解教育观念层面的博弈悖论,建构起开放式办学新理念。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国际化途径,采取策略性引进、本土化吸收的方式,快速与国际农民教育接轨,迅速吸收国外先进的农民教育理念并使之与中国农民教育实践相结合,消解教育理念融合之间的国别痕迹,进而在国外先进理念的中国化实践中逐渐缩小与国际农民教育之间的差距。其次要消解师资队伍层面的博弈悖论,创设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新环境。要以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科研合作项目等为沟通平台,吸纳具有国际农业发展视野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加盟中国农民教育,营造农民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环境,消弭人才队伍建设之间的国别观念,并在与国际信息资源的高效传递及对接中提升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最后要消解人才培养层面的博弈悖论,开发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充分利用各类跨国公司等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国际教育服务机构等平台,采取联合培养、跨国实习、外出访学、基地实践等多种培养形式,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国际化人才认证体系及质量保障体系,进而在农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国别间变迁的过程中,培养具备全球化发展视野、生态化发展自觉的复合性创新型职业农民,最终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国际化中构建农民教育开放式发展新秩序。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中国农民教育进入新时代,唯有对建党百年来农民教育历史怀有敬畏之情,结合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民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夯实新时代农民教育的实践基础,丰富新时代党的农民教育思想,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理论、教育制度等层面的与时俱进,才能在历史与现实的经纬交织中擘画新时代农民教育发展的新蓝图,谱写新时代农民教育的壮丽史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研究”(20BSH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铜仁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