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020年11月18日 1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8日第2050期 作者:郭丽梅

  为了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然成为当前一段时期必须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以金融硕士为例,从四个方面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以满足行业与地方发展需求为目标

  我国自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4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教指委”)通过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指出,金融硕士的使命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支撑,具体目标是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卓越的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是举全校之力建设的重点项目,学校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紧密贴合“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自贸区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精确定位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学校结合自身面向金融行业的办学特色,开展培养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推动广东省行业特色高校体系的优化与合理布局,带动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东金融学院根据金融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趋势、职业需求导向和学科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学校办学60多年来形成的金融学科优势,从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金融机构管理两个方向为金融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中高端金融人才。学校培养方案的设置遵循基础性、灵活性、个性化原则,紧跟金融业发展。

  以课程设置为基础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整合学术与职业,实现学术与职业的耦合,在注重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起来。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兼顾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系统性要求和金融硕士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性,强调金融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构上,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方向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四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是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尤其要加强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与研究。专业必修课的设置遵从金融教指委的指导性意见,以提高金融硕士的理论水平和研究生对金融行业等前沿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在对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所设置。方向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的设置,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侧重于培养研究生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特点的基础上所设置。在保证金融硕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也要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促进研究生将学习兴趣和论文选题、就业方向等有机结合起来,体现金融硕士以职业为导向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为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硕士培养实现理论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这一目标的核心在于TOP(Theory+Operation+Profession)课程模式的实施。该模式中,T模块为核心理论(Theory)课程,含高级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机构治理等。O模块为操作性(Operation)课程,分两期进行:一期为校内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实验室模拟仿真操作;二期为介入金融机构项目操作,含流动性管理、资产和负债业务营销、中间业务产品设计、资产管理与直投、并购和证券承销等。P模块是行业前沿(Profession)课程。由学校和金融机构商定课程内容,以专题性为主,学校金融专业领域前沿资深研究员和境内外专家为讲授者。含结构性金融产品研发、金融控股公司综合化经营、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社区金融、新型金融机构管理、境内外政策动态和策略等。

  以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

  创新与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众所周知,理论转化为实践,必须通过一个或一系列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中介环节的转化,理论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功能。反过来,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也必须借助于中介环节这个媒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除了借助于科学、系统的课程模式与体系,同时还要借助直接作用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实践平台。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承接和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需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中介环节,也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广东金融学院紧密围绕“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强化实践”的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推行产学研联动。在校内协同方面,借助于国家级金融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集成校内教学科研优势资源,加强金融硕士创新能力培养。在校外协同方面,积极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东集成金融集团、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部门加强联系,建立了20多个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校外实践基地,创建了“产学互动、校研联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多层次、有序化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教育实践平台。密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双导师制为抓手

  双导师制是多方师资力量以产学结合、协同培养为主要途径,共同致力于行业精英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避免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趋同性,培养单位要逐步建立一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选聘、考评机制。既要选聘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又要注重对校内导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构建一支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实施双导师制,还要明确校内、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由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产品设计、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校外导师指导学生解决在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诸如实践项目的选择、实践方式的确定、实践报告的撰写等。如此双向着力,才能实现专业学位点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广东金融学院为金融硕士配备了校内、校外双导师。校内导师主要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校外导师则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实务活动和论文环节等进行对接和指导。学校聘请了100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金融行业优秀从业人员,担任金融硕士校外导师。目前,学校研究生已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深入的校外专业实践,使研究生对金融行业实际工作环境与岗位工作流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很多研究生选择专业实践的金融公司作为他们的就业去向。由校外专家为研究生举办的“金融高端大讲堂”,将金融行业前沿知识引入学校,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学校的重要学术品牌,也成为研究生教育对接行业企业的重要桥梁。

  (本文系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2017GJXM-MS4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