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由先贤祭祀演变而来。汉代以后,民间开始重视祭祀历代名臣、义士、大儒等,乡贤范围不断扩大。明朝时期,乡贤开始得到政府的旌奖,各地开始广建“乡贤祠”,以祭祀本地有突出贡献的乡贤。乡村教师是我国古代乡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复兴和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乡村教育的复兴。一支扎根乡村、热爱乡村和服务乡村的富有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是发展乡村教育、改善乡村文化和提升乡村文明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应成为时代新乡贤,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社会精英。
乡村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推动乡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也曾指出,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教师队伍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乡村教师既是乡村教育的主体力量,又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成为当前乡村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教育扶贫不仅是经济和物质的投入,更是文化与知识的输入,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乡村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乡村教师身处乡村教育第一线,在教育扶贫过程中肩负时代使命,要通过知识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乡村学生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为人生的后续发展铺垫道路,最终阻断乡村贫困的代际传递。
乡村儿童成长的守护者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关涉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除家庭之外,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和教师群体的呵护。守护学生的成长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个人修养。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乡村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更多问题与挑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已成常态,乡村空心化现象不断加剧,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名,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由于日常监护缺失、家庭教育不足以及社会教育辅助体系不够健全,很多乡村儿童常常处于放任自流的成长状态,生命安全缺乏有效保障,心理问题频发,这严重威胁到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很显然,让留守儿童群体健康快乐成长,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事关国家发展的希望与未来。守护乡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这是时代赋予乡村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新时期乡村教师应该肩负的社会使命。对此,地方政府应引导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促进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方协作,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各级政府可以拨付专项资金,选择一批富有责任感和教育热情的教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使之成为具备一定安全教育技能和能开展心理咨询的“儿童辅导员”。乡村学校也应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乡村儿童的生活,定期进行家访和深入交流,了解乡村儿童的需要,尤其是给予特殊儿童以关心与照顾。呵护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生存技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乡村教育的品质。这一举措对于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意义重大。
乡村社会新风的示范者
中国古代乡贤是乡村文明的重要守护者和传承者。乡贤以德行为重,古代乡村塾师长期习诵诗书,接受儒家思想熏染,注重德行修养和伦理践行。他们学问精深,懿德卓行,称颂乡里,是乡村秩序和乡土文明的引领者。乡村新风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的振兴不仅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更在于文明的提升和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不断改进和优化乡村风气,可以凝聚民心,维系乡村伦理秩序,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人”,是文化素养和道德觉悟比较高的社会群体和先进分子,应该垂身示范、身体力行,努力成为乡村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乡村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明,培养新习惯,通过实际行动来感染和教化民众,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这是时代赋予乡村教师的新使命,也是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角色的重要体现。
乡村公益事业的参与者
乡村公益慈善事业有利于凝聚人心、培养美德、促进乡治,是推动乡村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重点在城市,乡村沦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短板,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行为的践行以及资源的供给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开展乡村公益慈善活动,必须有一支乐善好施、热心奉献和忧民奉公的志愿者队伍。乡村教师与家长、社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而有条件成为乡村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可依靠的力量。青年教师要成为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就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善行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社会舞台,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公共活动,引导乡村民众参与公益和开展社会服务,在社会奉献中展现新的社会形象。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扶植是对志愿服务的一种肯定和褒扬,对乡村公共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乡村公益慈善事业的推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基层组织应积极有为,开拓创新,加强保障措施,大力扶植和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吸纳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村教师,引导他们开展志愿活动,为乡村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支持。
总之,新时代的乡村建设需要新乡贤的参与。打造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使之能扎根乡土,奉献乡里,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贤文化传承和培育研究”(16BSH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