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许多媒体的重点关注,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是亟须探讨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近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第一,今年疫情对经济影响较大,就业岗位减少。2003年SARS疫情时,中国的GDP为1.66万亿美元。随着经济的发展,2019年GDP总量达14.36万亿美元。一个百分点的GDP下滑损失的GDP绝对量相差数倍,就业岗位流失量也相差甚远。此外,从产业结构看,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服务业GDP占比只有42.4%,而今天服务业GDP占比达到54%左右。因此,疫情对以交通、旅游、住宿、餐饮、影视、娱乐业等为代表的服务产业影响较大,对其岗位结构产生了冲击。
2003年SARS疫情对除北京、广东外的我国其他地区影响较小,而此次疫情覆盖面较大,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了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我国除重点产业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产业正常运行外,其他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复工不畅,资金周转遇阻,有的企业面临倒闭风险,造成岗位数量总体减少,加之碰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窗口期,造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公众、公众与公众三方竞争,大学生就业可能面临诸多困难。
第二,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竞争压力增大。近三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20万人、834万人、874万人,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相比2019年增长40万人,是高校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多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规模创历史之最。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响,许多留学人员毕业后可能回国就业,据《中国青年报》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的规模估计在60万人左右。国内高校毕业生与留学毕业回国就业人员形成替代效应,在就业中形成竞争关系。对此,应充分发挥各个群体的内在优势,提升群体整体水平,实现就业质量水平提高。目前,国家、各高校纷纷出台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稳妥保障毕业生平稳就业。云招聘等全新的招聘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招聘形式,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渠道。
第三,警惕社会风险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出现社会偏差。现代社会存在各种风险。大学生面对内外两层风险,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状态,对自我、社会认知产生偏差,如不及时给予疏导,可能给毕业生、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主客观共同努力做好就业工作
第一,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政策。目前,高校对政策信息充分消化,各部门联动作用,做好毕业生精准就业顶层设计。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协同党委、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合理做好毕业生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工作,通过数据提取、分析,提升了就业指导的精准性。各大学建立了数据库,搜集大学生就业政策、行业发展政策及用人单位详细信息,将大数据及时反馈至高校毕业生,使其对国家、地方就业形势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及自我的判断。此外,高校还与品牌网站进行合作,开辟岗位与毕业生相匹配的招聘专栏,为毕业生在网上进行咨询、视频面试提供渠道。高校积极发挥面向社会的联动优势,主动联系优秀企业、新兴企业,对接校友会,定期开展“云端供需双选会”,尽最大可能保障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无阻。高校辅导员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做好差异化就业方案设计,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掌握每名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及就业意愿,与学校就业管理部门做到信息共享。
第二,高校毕业生积极调整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按接纳、调整、从容面对三个步骤,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首先,毕业生已接纳适应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整个过程中需要经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程序,疫情使原计划搁置,特别是需要实地调研或需返校做实验的学生困难更大。很多考试、招聘因疫情无法按时进行。学生已接纳疫情导致的“焦虑”状态,调整计划,通过网络与师生、朋友多交流,加强体育锻炼等,应对了疫情带来的挑战。
其次,调整心态,理性认识疫情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社会心理学认知失调论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失衡的原因。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以认知元素为基本单位,将两个单位的关系区分为协调(和谐)、不协调(不和谐)和不相关三种。也就是说,个人因两种认识不一致而发生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不安取决于事物的重要程度,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占总认知的比例。对毕业生群体而言,疫情与就业属于认知的两个基本单位,疫情造成毕业生的担忧程度上升,打破了个体与就业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而出现了心理偏差与失常。但毕业生理性看到疫情的双面性,既看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也看到疫情带来的机遇,如疫情过后各用人单位势必有序复工,也会有更多的用人单位成立,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疫情使每个人都面对不同的压力与困境。高校毕业生积极进行自我调节,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根据疫情及社会发展形势审时度势,做好判断,抓住机遇,找到了适合自己职业发展需要的岗位。
最后,毕业生积极从容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主动出击,直面就业难题。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放下姿态,广开就业门路。与此同时,毕业生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求职方式与就业观念的转变,正确把握理想与现实关系;当两者失衡时,保持“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原则,精准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长远的目光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些毕业生还考虑继续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下一个就业季更好地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系三亚学院党委副书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