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锦秀:从制度变迁看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
2019年05月23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3日第1698期 作者:瞿锦秀

  ■教育信息化2.0是一个平衡多方关系、创新应用发展、追求卓越智慧的过程。图为第30届(2019年)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信息化1.0到2.0的变迁,是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的过程。而制度变迁是制度内生变量(行为主体)博弈的过程,由此可以把教育信息化1.0到2.0看成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经济学上有“索洛悖论”一说,即虽然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从生产率的角度看,收效甚微。教育信息化2.0要避免陷入索洛悖论,制度是重要因素。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决定效率,制度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教育信息化2.0是一个平衡多方关系、创新应用发展、追求卓越智慧的过程。关联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教育信息制度不仅是一个外在框架,更是一种重要的内生性资源,要通过教育信息化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变外生变量为内生变量,有效破解“索洛悖论”。

  教育信息化2.0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基于产权理论的教育信息化2.0。产权理论作为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主要研究各种权利和权益的配置问题,将其推衍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产权,具体到教育信息化,可称为教育信息化产权,指信息化过程中,办学机构或组织对信息资源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产权理论对教育信息化2.0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它规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产权归属;它激励和保障各要素主体的获利动机,使各参与要素效用得到最大发挥;它为参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各主体和各要素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它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的融合创新,优化、增加人力资本,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基于国家理论的教育信息化2.0。国家理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石,把国家作为影响制度变迁和经济效益的内生变量,探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认为国家、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制度网络关系,提醒人们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接合技术和制度网络。国家可以凭借强制权力,高效率地推进教育信息化2.0;可以通过立法和执法来界定和保护教育信息化产权,促进教育信息化2.0的变迁进度;可以利用其权力特点和规模经济优势降低教育信息化2.0变迁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基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信息化2.0。意识形态理论是分析制度变迁的补充理论,它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制度本身的缺陷。首先,制度本身具有“不完全性”,它不能预测与其相关的所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者的“经济人”因素,会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实施不完全;其次,制度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使得制度的创新者利益受损;最后,制度变迁需要成本。而意识形态具有的制度功能可以论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价值信念共情,降低制度相关者合作成本,可以从精神内核约束人,从而对“搭便车”行为起到抑制作用,这是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意识形态还可以通过价值引领升华人的思想觉悟,规范人的社会行为,提高社会管理效率,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这三个功能有利于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

  影响教育信息化2.0推进的动力因素

  教育信息化2.0需要在社会相对稳定的制度结构下完成,这种制度结构是社会上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影响其发展进度的动力因素包含直接动力和间接动力两种。

  直接动力是通过对“成本—收益”进行有限理性分析后形成的意愿合力,包括成本要素和收益要素两部分。其中成本要素有:财政支出,这是最直接的成本;干扰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如推进过程中相关牵涉者的不配合及突破既有规则所承受的风险;推进失败可能受到的问责。收益要素包括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教育治理的解决;社会力量、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政府信任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更好的公共服务等。当收益大于成本,则会促进教育信息化2.0的实现,反之则会阻碍其实现。

  间接动力是指触发意愿、影响行动者理性选择的外部力量,又称外生变量,包含强制性动力和诱致性动力两种。前者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对教育信息化2.0的干预,在制度变迁过渡过程中助力推进,是一种短期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都可视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强制性动力。而诱致性动力是诱导行动者自发进行改变的力量,是一种长期行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教育信息化2.0推进的诱致性动力因素有以下六种:全球信息化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如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推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所起的作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八亿劳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现实需要与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中新技术的应用已确实使得教学方式和课堂形态得到一定改变,且逐渐为师生接受;利益相关者的各类需求,政府、学校、社会、信息产业界都需要教育信息化2.0;教育信息化1.0时代凸显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教育过程的监测评价等。

  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主要思路

  高屋建瓴,推动教育信息化2.0上下融通。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国家理论,需要从战略角度谋篇布局,精心构建,实现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有机结合。既要从国家干预的角度自上而下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强制性变迁,又要保护和引导好其他主体参与教育信息化2.0的积极性,自下而上促进教育信息化2.0的诱致性变迁,使“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和谐牵手。一方面,国家要高瞻远瞩,担当教育信息化2.0的总体制度设计,给出愿景,为社会上下指明目标;另一方面,国家要发挥好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功能,制定好教育信息化2.0的游戏规则,创设有序、宽松的推进环境,为教育信息化2.0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

  梳理经纬,明确教育信息化2.0主体关系。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利益相关者,横向上要考虑国家、学校、社会、市场的关系;纵向上,国家角度要考虑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角度要考虑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角度要考虑社会、社区、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市场角度则要考虑信息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关系。基于产权理论,观照各方主体合理价值诉求:一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实行教育多级行政管理体制,作为公有产权的公立学校,存在着分级责权利问题,要根据各阶段各层次学校不同情况,创新产权归属,激发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积极性,提高教育管理部门教育信息化推进效率。二是办学体制。当前,我国办学体制为以国家办学为主,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私立学校、联办学校和股份制学校并存的多元形式,教育信息化2.0推进过程中,要求同存异,通过明晰产权,互通有无,降低信息化成本,共享教育信息化成果。三是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要通过激励制度、报酬制度和竞争制度,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实现科学管理。

  引领思想,达成教育信息化2.0文化共识。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意识形态理论,需要营造教育信息化2.0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各参与主体,形成教育信息化共同体。首先,宣传动员,使全社会知道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使各参与主体知悉教育信息化规制规范;其次,组织学习培训,不仅局限于学校师生,还要观照到社会其他劳动力,整体提高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再次,信息平台共建共护共用共享,引导社会各参与主体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共同维护网络秩序,资源共享,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价值。通过三方面着力,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2.0文化的引力效应、生态效应和共振效应,使教育信息化2.0行动深入人心,达成文化共识,积累文化资本,最终推动教育信息化2.0的实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