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当下的学术话语所称的印度逻辑在不同的汉译文本里有正理、诤论之法、论轨、因明、正理门、量论等名称,吕澂将印度逻辑的发展史分为“自佛说至马鸣菩萨”“自龙树至青目后”“自弥勒至于世亲德慧后”“自陈那至于亲光无性”“自法称至于天喜后”五期。印度逻辑的主要资料来源为汉藏语文本,本文从汉藏文本选择角度,讨论佛教逻辑学科建设的问题。
走进汉藏佛教逻辑文本田野
文本田野是历史人类学的概念,即把文本作为田野,走进汉藏佛教逻辑文本田野,就是借助汉藏佛教逻辑文本,开展佛教逻辑学科建设工作。汉藏佛教文本,依语种分为藏文文本和汉文文本,依国别分为翻译文本和解释文本。翻译文本是指印度文献翻译成汉文和藏文,解释文本是用汉语或藏语解释所翻译的文本而成的解释文本。以佛教逻辑理论与应用为例,可分为佛教逻辑文本与佛教文本,佛教逻辑文本为佛教逻辑专论著作,佛教文本是包括印度佛教发展、汉藏两地佛教发展的经典文本。
以新因明为例,王森将印度新因明文本分为陈那、法称、法上、寂护、其他人著作五类加以整理。据王森考证,《集量论》有颂本和陈那自释,梵文佚,无汉译本,藏文颂、释均有狮子幛和信慧两个译本,胜主觉的《集量论详注》仅有藏译本。《正理门论》仅存汉译本,有玄奘和义净两个译本。《观所缘缘论》梵文佚,汉译有真谛的《无相思尘论》和玄奘的《观所缘缘论》,藏译有颂本和陈那自释本,护法的《观所缘缘论释》仅存义净的汉译本,律天的《观所缘缘论释疏》仅存藏译本。《观三时论》仅存藏译本,《观总相论》《取因假设论》仅存义净的汉译本。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有玄奘汉译本和称幛藏译本,唐代注疏37本。法称著作译本:《量释论颂》梵文残本,藏传本包括“为自比量品”“成量品”“现量品”“为他比量品”四品及八本注疏。法称自注“为自比量品”,天主慧注“成量品”“现量品”“为他比量品”,释迦慧《量释论注疏》,意爱喜《量释论注》,智生护《量释论庄严释》,日护《量释论注》,胜者《量释论庄严释详注》,亚摩里《量释论庄严释极清净疏》,商羯罗难陀《量释论注疏》;法称《量决定论》与法上的《量决定论详注》、智吉祥贤《量决定论详注》仅有藏文;藏译本有法称的《正理滴论》、律天的《正理滴论广注》、法上的《正理滴论广注》、莲花戒的《正理滴前宗摄》、胜友《正理滴摄义》;法称的《因滴论》及律天注释《因滴论详注》、阿卡扎《因滴发覆》;法称的《观相属论》及律天注释的《观相属论释疏》、商羯罗难陀的《观相属论随顺》;法称的《论议正理论》及寂护的《论议正理论析义释》梵文写本,律天的《论议正理论详注》;法称的《成他相续论》及律天的《成他相续论疏》等。
从藏文著作数量看,王森统计为陈那、法称、法称以后因明著述藏文德格版(卓尼版)《丹珠尔》66种、北京版(纳塘版)《丹珠尔》68种,汉译三种《正理门论》《观总相论》《取因假设论》无藏译本,梵文11种无汉藏译本。杨化群从德格版《丹珠尔》查询包括陈那的《集量论》、法称的《释量论颂》(译名与前不同)、慧生藏的《释量论庄严疏释》、法胜的《正理滴论广释》等66部。
解释文本如汉释本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藏文本如赤松德赞的《经教佛语正量论》、俄·罗丹喜绕的《决定量论疏》、卓隆巴的《量论小疏》、恰巴曲桑的《量论摄义祛弊论》、藏纳巴的《决定量论疏》、班智达贡噶江村的《量理宝藏论》、宗喀巴的《量学七论入门》、克珠杰的《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根登珠巴的《量理庄严》等。
从汉藏学者解释因明文本看,研究方式共分三类。第一类是汉地的辩名析理式,以汉译文本为基础,逐句逐词解释,唐代成果最为丰硕,之后《宗镜录》卷五十一以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说因明,明昱大师的《因明入正理论直疏》、王肯堂的《因明入正理论集解》、智旭的《因明入正理论直解》等均以“八门二益”为核心展开诠释。第二类是藏地因明的佛教融入式,如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的《量理宝藏论》包括观境、观心、观总与别、观成立与遣他、观所诠与能诠、观相属、观相违、观性相、现量、自利比量、利他比量共11部分。宗格巴的《因明七论入门》,杨化群概括为“一是讲境,主要论述客观事物的范畴及其属性。二是讲具境,主要论述认识方面的思维活动范畴及其差别。三是对境之分析法,主要论述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规律。四是比度,主要论述推理的法则”。第三类是汉藏学者因明的逻辑研究,藏族学者祁顺来的《藏传因明学通论》分为因明史、摄类学、量学认识论、因明推理论和为他比量五编。第一编讲了印度古、新因明,藏传因明;第二编讲了《摄类学》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其中逻辑思想包括概念的定义、判断和应成驳论式与承许规则;第三编讲“识”;第四编讲为自比量;第五编为他比量,包括推论语和应成驳论式。汉传因明研究如郑伟宏主编的《佛教逻辑研究》是新近的著作,上编通论有佛教逻辑研究概述、陈那因明的逻辑体系、法称因明的逻辑体系、因明研究的方法4章,下编专题有因明原典的梵汉对勘和研究、量论——佛教的知识论、因明与唯识、藏传因明基本理论研究、因明与名辩比较研究、日本近现代因明理论研究6章,还有日本因明传承述略、日本近现代因明研究一览、敦煌抄本“净眼的因明著作”3个附录。
从佛教理论文本看,汉藏翻译和解释的文本汗牛充栋,如玄奘翻译弥勒的《瑜伽师地论》、糅合十家学说(以护法为主)的译著《成唯识论》、清辩的《大乘掌珍论》;窥基注疏如《成唯识论述记》《观所缘缘论疏》《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等;护法造、义净译的《观所缘论释》一卷。藏译及研究的佛教理论如今形成佛教佛学院僧人必读的五部大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戒论》(五部大论中的四论《释量论》归于因明)。
走进汉藏佛教逻辑文本田野是依据以上所列因明文本及未列因明文本和所需的佛教文本,建立佛教逻辑学科。美国学者Strauss和Corbin提出,扎根理论可以作为佛教逻辑学科建立的方法,即“是透过有系统的汇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历程之后,从资料所衍生而来的理论”。也就是从文本出发,衍生出一个学科发展史和学科成熟后的学科特征。从汉藏因明译本看,汉地译本以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以前的因明为主,藏地译本则以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释量论》等7部著作作为量论研究的基础,所以,学界习惯称汉传因明和藏传量论。从佛教理论看,藏区以印度中观派和瑜伽行派融合时期作为传播的主要内容,汉地则以玄奘、义净传播作为终结的表现。所以,欲从文本中衍生出理论,需要贯通这些不同的翻译文本,包括佛教内明与因明的文本,因明文本直接呈现佛教逻辑特征,内明文本凸显佛教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佛教逻辑的范围与特征
从资料里衍生出理论,翻译文本是基础,解释文本是辅助。汉传因明以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翻译和研究为主体,形成唐代窥基式的佛教因明范式和民国时期的逻辑范式。藏传量论传播的印度逻辑以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释量论》等7部著作等为根本,经过历代藏族学者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形成现今的包括心明、因明、摄类学在内的系统理论。在当下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佛教逻辑学科,从因明义理看,理应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基于西方逻辑学的发展,回答逻辑究竟是什么,提出一个涵摄不同思想的逻辑定义;第二,从历时性角度考察因明含义的演变,如从《瑜伽师地论》到《释量论》文本里寻求因明义理;第三,站在藏传因明的视角,联合世界学者,探讨佛教逻辑特征,建构因明学术共同体共同认可的佛教逻辑理论体系。这三个问题回答了佛教逻辑与其他文化逻辑的不同、佛教逻辑与佛教理论的差异,但不是此文篇幅能够容纳的,今从逻辑学是研究论证结构及其规则之学出发,认为《因明正理门论》确立了印度佛教逻辑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
《因明正理门论》分为能立与似能立、现量与比量、能破与似能破三部分,能立与似能立又分为宗与似宗、因与似因、喻与似喻分别论述,现量与比量讲了现量的特征与种类、比量特征与非量,能破与似能破重点研究似能破的14过类。从《因明正理门论》文本看,“正理门”就是研究三支论式及其规则的学科,“正理门”的理论体系可以从文本中一段话概括:“‘余所说因生’者谓智是前智余,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是缘彼义。此有二种:谓于所比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是缘彼义”讲的是文本前面所讲的能立与似能立;“于所比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讲的是因的可接受性(来源于现量与比量,这里有“共许极成”规则);“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是讲因法与宗法关系(“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因同品定有等”讲的是因三相(“若所比处此相审定,于余同类念此定有,于彼无处念此遍无”),能破与似能破也是依此段话确立的。《因明入正理论》遵守《因明正理门论》写作顺序,仅作局部调整和增删,调整了能立与似能立顺序,将似能立过概括为33过,删除似能破14过类。在此不举例对照,仅以《集量论》《释量论》相应文本予以比较,说明因明研究的对象。
从藏译量论文本目录看,《集量论略解》包括现量、为自比量、为他比量、观喻似喻、观遣他、观反断6章。“现量”首先将量分为现量与比量,然后讨论真现量及其种类、分析似现量,与唯识学结合,提出相分、见分、自证分的“三分”说与量对应,最后批驳了《论轨》、正理派、胜论、数论、观行派关于现量的主张。“为自比量”重点讨论“因三相”。“为他比量”研究言说论式要求,如何立宗,阐述“九句因”,破异执。“为观喻似喻”讲喻,合喻为因,批评五支作法,分析似喻,同样破异执。“为观遣他”批评其他学派关于“声量”“譬喻量”的说法,论证“声量”“譬喻量”取消的理由,提出“遮诠”说。“观反断”讨论十四种“相似”过失,与《因明正理门论》内容同(顺序不同)。可以说,《因明正理门论》是《集量论》的缩写本。《释量论》是释《集量论》的,包括为自比量、成量、现量、为他比量四部分,法尊法师依僧成法师释法称的《释量论》而译编的《释量论略解》内容,依法尊言:“《释量论》是法称论师为解释陈那菩萨之《集量论》而造之义疏也。内容分为四品:第一,自义比量品,解释立论者自身引生比量智必要条件(正因等)。第二,成量品,解释《集量论》的归敬颂义,成立如来为世间之定量。第三,现量品,现量乃比量所依止之基础,本品广释现量之定义、差别及似现量等。第四,他义比量品,广释能立因等之得失,阐明使他人引生比量智之方便。”法尊法师之释包括“解论题义”“释时礼赞”“论文义”“论末义”四部分,共九卷,“解论题义”讲“法称论师今造此《释量论》,是为广释陈那菩萨之《集量论》而造也”。“释时礼赞”:“敬礼圣鬘殊室利童子。”“论末义”讲此《释量论》释《集量论》意义,及谁来翻译注释此论。“论文义”为主体,全书九卷,前七卷“释通达所量之能量自性”,包括自义比量品、成量品、现量品;后二卷“释令他生起方便语之自性”,指他义比量品。《正理滴论》分现量、为自比量、为他比量三品,又是《释量论》的缩写本。从内容看,在汉译因明本里讲的论式及其规则和佛学论证理论在藏译量论本里均能找到。今举例以证之。
“因三相规则”文本摘抄:
颂:“三相因见义。”释:“言‘自义’者,谓自义比量。其定义,谓由具足三相之因,观见所欲比度之义。”言“所比”者,谓由法差别之有法。若以现量或以比量见彼之后,于彼同类,亦以总相理,于一切品或于一分,成立为有。何以故?以说“唯同品有”,用指定故。而不应说:“同品唯有”故。次说“于无性为无”者,重为决定彼义。于无性处唯为无性。(《集量论略解》)
他义比量者,善显自见义如自由三相因,生有因智。如是为令他生有因智故,说三相因。是名他义比量。(《集量论略解》)
正因之自相云何?差别有几耶?曰:如“所作性”,即是成立“声无常”之正因,以是成立彼之宗法,及是彼宗一分、所立法遍于因之三相故。这就是说,三相就是正因的自相,三相者:一是宗法,即前陈宗之属性。二是同品定有性,即后陈法之同品事物定有因义。三是异品遍无性,即后陈法之异品事物必全无因义也。此后二相在颂文中只云“彼分遍”便已包括。因为后陈法的范围既遍包因义,则凡具因义者必皆具后陈法义,即第二相。凡无后陈法义者亦必不具因义,即第三相。(《释量论略解》)
“决定共许”规则文本摘抄:
彼复唯说自体性,随自所乐。言唯说自体性者,谓是所成立之体性(即尚未极成者),非成立已极成之体性。如是亦离不极成因及相似喻。以不说彼等是所应成立之体性故。言随自所乐者,是显现待自论所许(即不顾他论。即自论中亦随所乐而立,非立一切也)。此复须不遣。谓于自所依有法,不为现量义、比量、信解、共计所遣。随所乐成立法所差别之有法,于彼上与所立法相违之现量、比量、自教及共许等所不遣也。此显所立无诸过失。若非如是,即是似宗。(《集量论略解》)
“因法与宗法关系”规则文本摘抄:
如是正因,唯有果性、自性、不可得三种因。以宗法与无则不生之关系,于唯果、自、不可得因上决定故。(《释量论略解》)
如上摘抄法称的果性、自性、不可得三因的分类,其隐藏的规则便是“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如果性因式的论证是在先确立宗法是因法的果关系后方展开的,自性因式论证表明因法是宗法的种类,不可得因式论证则以前二因而定(见《正理滴论》11种不可得因)。在藏译量论文本里,关于“三支论式”“极成”等理论俯拾皆是,如“为他比量品”包括解释“能诠语”和“所诠义”,“能诠语”为三支论式的因喻,“所诠义”为所立宗,“能诠语”是以《集量论》“他义比量者,善显自见义”讲“说自见之所为”“说义之所为”“说善显之所为”,“自见”为所乐、随自、不遣等。“说义之所为”包括“唯受许非能立”“断自同过”两部分,“唯受许非能立”是破能立、破所立。破能立分为“唯佛自教非能立”“教列出自能立”“唯受许即能立太为过失”来讨论。“说善显之所为”分“破宗语为能立语支”“断自同过”“明余答辩”“能诠语”法称将喻合为因,能诠语不含宗,只有因,此因为正因必须符合因三相(宗法、随遍、反遍),缺一不可。“内支分功能,正住于三相。”“于彼生忆念,正住于彼言。”因必须极成。“所诠义”即宗,要求敌者还未许,立者乐于立,立者同意的观点。如何依据《集量论》对于不同派别的不同主张的内容,法称逐一加以讨论正宗与似宗。
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如《释量论》等著作里的其他内容,这是另文研究的对象,它涉及佛教哲学学科下的佛教逻辑、佛教逻辑学科的佛教哲学、佛教逻辑与佛学论证、佛教逻辑如何研究以及逻辑史比较等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唐代因明与佛学论证研究”(18VJX03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