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英雄文化”管窥
2020年05月28日 12: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8日第1935期 作者:张若钦 肖楠

  当前的美军正处于严重缺乏英雄的时代。虽然美军崇尚英雄,多年来,为了塑造英雄形象、营造英雄辈出的氛围,美军可谓苦心孤诣、花样迭出。
  
  牧师“洗脑”成为惯用做法
  
  在美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教色彩一直非常浓厚,90%的美国成年人相信有上帝,70%左右的成年人完全或部分相信《圣经》,即使在美军军营中也设有风格各异的教堂。在此大背景下,美国军人也难以避免地受宗教影响。美军“英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让随军牧师发挥激励美军的作用。

  随军牧师是美军中一支重要力量。随军牧师也称为“牧师团”,他们作为特种参谋军官列入军兵种正式编制。随军牧师一般编配到陆军的营、海军的大型船只和小型舰艇中队、空军的基地和联队之中。其主要职责是:为官兵提供宗教服务;讲授伦理道德课程;帮助提高部队官兵的士气;与官兵谈心,掌握官兵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劝导工作;做好伤病员及其亲属的安抚工作。其中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对官兵进行“洗脑”,他们宣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是在完成上帝的使命,“活下来是英雄,死了能进天堂”。随军牧师鼓吹美国军人应接受上帝的感召,为上帝惩罚邪恶。随军牧师会适时地发出“圣战”的呼吁,号召士兵为了上帝而英勇奋战。伊拉克战争前,许多信奉基督教的美军士兵为将要在战场上大开杀戒陷入思想矛盾和自责情绪之中。针对这一状况,美国国防部派出数十名随军牧师到前线军营和基地,为士兵提供心理疏导,向他们灌输“杀敌有理”的理念,使士兵们明白“在正义的战争中杀死敌人,符合当一个好基督徒的条件”。在美军的宗教宣传和心理安慰下,在“上帝站在我这边,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口号诱导下,美国大兵还真有人把自己看成参与“圣战”的“勇士”,结果却成了美国入侵别国战场上的亡命之徒。
  
  美国例外论推波助澜
  
  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是美国军事伦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美军“英雄文化”的根基。为了增强官兵的爱国主义情感,美军时时处处进行宣传灌输,让广大官兵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美国例外论。他们不屑于了解别国,反而固执地认为,美国优越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是一座照亮世界的“山巅之城”,是寻求自由者的“希望之乡”,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有“天赋使命”来领导世界和教化世界。

  随着美国实力的不断增长,美军还自命不凡地把“天赋使命观”转化为称霸世界的使命。美军官兵觉得,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所谓的“野蛮的落后的地区”“不文明的地区”,他们有义务将“文明”传播给非文明的落后地区,把后者从“苦海”中拯救出来,最终使世界沐浴在上帝的灵光之中。有些美军官兵偏执地认为,他们战场上的所有“英雄行为”都是利他主义的,打击敌人是为了完成对落后国家的拯救,使落后国家走上“繁荣发展之路”。在谈及对外战争的意图时,美军从来都把自己打扮成“替天行道的正义化身”,多数美军官兵对此深信不疑,他们把参军打仗看作无上光荣的事情。美军的“英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了官兵的民族优越感和宗教神圣感,力图使国家认同与宗教认同奇妙融合。
  
  频搞纪念怎奈乏善可陈
  
  克劳塞维茨说过:“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荣誉感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真正的生命力。”美军“英雄文化”建设非常看重这一点,把“为荣誉而战”作为美军激发战斗精神的一个基本口号,以此鼓舞官兵士气。

  对待少有的英雄人物,美军不吝溢美之词,频繁举办纪念宣传活动,大加表彰。在美国,以英雄命名的公共场所、为英雄修建的纪念碑或纪念堂,随处可见。如美军各院校走廊的墙壁上,大都挂着美军英雄人物的画像。“五角大楼”里专门设有一个开放的荣誉室,曾被国防部授予最高勋章的人的名字就被镌刻在荣誉墙上。在西点军校校园内,不仅有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布莱德雷等将军的铜像整整围成一圈,也有为纪念在南北战争中牺牲者的美国军官和士兵的战争纪念碑。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礼堂、办公楼、会议厅和营房等在校园内随处皆是,如华盛顿大楼、塞耶大楼、潘兴军营等。

  在实在缺乏英雄人物可供表彰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军犬搞了颁奖仪式。因为在抓捕“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的过程中,军犬“柯南”(Conan)表现出色,特朗普邀请它走进白宫,为它颁发证书和奖章,称赞它表现“出色”,是“终极斗士”“硬汉”。
  
  物质刺激强撑战斗热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文化传统来看,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是美军官兵典型的利益观。因此,美军官兵对自身的物质生活待遇看得很重,认为物质待遇是衡量个人贡献大小、社会地位、价值及荣誉的主要指标。这种利益观从军人参军之初就受到肯定和鼓励,如美军宣扬当兵打仗有“3S”的好处,即服务国家(Serve the country)、积攒财富(Save the money)、丰富人生(See the world),宣扬参加军队既能让官兵得到高收入,又能让个人事业发展。

  为鼓动参战官兵战斗热情,美军规定了优厚的特殊津贴。此外,军方还向前线官兵提供“续约奖金”,鼓励服役期满的官兵继续在前线服役。对于在作战地区服役的士兵,美国防部替他们额外交纳高额的保险费。一旦美军士兵牺牲,家属可获得高额的免税抚恤金。除此之外,阵亡将士的配偶还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直到死亡或再婚。每个孩子(18岁以下未婚子女或23岁以下正在上学的子女)可得到相应抚恤金。此外,美军还经常开展所谓为英雄军人家庭“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社会为英雄家庭减免税收,评选“英雄母亲”“英雄家庭”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优属工作等,以此激励官兵在战场上奋勇争先、拼命战斗。
  
  “平民英雄”令人“刮目相看”
  
  一方面是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的确缺乏完美英雄,美军塑造英雄形象往往有强烈的平民色彩。他们塑造的很多英雄人物往往既没有强健的体魄,也没有非凡的本领或坚强的意志,而多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还劣迹斑斑,在生活中遭遇危机,工作上屡屡受挫。一个偶然的机会,阴差阳错地担起了大任,做出非凡的举动,出生入死地保护了美国人的生命安全或国家利益。这类“英雄”经常出现在电影中,如《虎胆龙威》里的落魄警探、《生死狙击》里遭诬陷的大兵等,是其中的代表。

  不仅在电影中,现实中也有平民形象被树立为“美军英雄”。如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施瓦茨科普夫上将,他的整个军事生涯一波三折,是不断变换工作的“刺头”,这样一个见异思迁的人,很难说是个踏实工作的模范,但这丝毫没影响他被授予“英雄”称号。还有著名的前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他是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军人,自1967年起在越南整整待了6年。但这6年他并不是在战场上厮杀,而是待在越南人的战俘营里。就是这样一个战俘,回国后不仅受到“英雄”的礼遇,而且还走上了政坛,参与美国政府的决策。美国前橄榄球明星帕特·蒂尔曼在阿富汗服兵役时遭袭身亡。由于他当初是放弃薪金总额360万美元的合同,应征加入美国陆军突击队的,因此,他死后被美国军方塑造成了“不爱金钱爱武装”的“英雄”。其实蒂尔曼并没有什么英勇的战斗事迹,他根本不是在塔利班的炮火之下为国捐躯的,而是被美军巡逻兵误伤而死的。伊拉克战争中家喻户晓的“英雄”、19岁的后勤女兵杰西卡·林奇,其参军入伍并没有什么高尚的动机和远大的理想,她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挣大学学费。美军塑造这些“平民英雄”到底有多大的激励作用呢?或许并不是徒劳无益吧。

  (作者单位:海军潜艇学院基础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