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艳 田鲲鹏: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
2019年04月04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4日第1667期 作者:陈文艳 田鲲鹏

南部战区空军某部跨昼夜飞行训练 资料图片

  习近平主席指出,现代战争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深刻学习理解习主席对现代战争形式的重大判断,深入研究探索体系和体系对抗的制胜机理,深远经略未来我军担负的战略重任,持续深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研究攻关,对丰富我军军事理论和战法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体系作战内涵与外延

  基本概念。概念是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什么是“体系”?“体系”是系统存在的方式之一,是系统的更高阶段和形式,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是系统的系统。《辞海》中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从中可看出“体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即整体性、多事物性、关联性。把“体系”引入作战的范畴,即什么是体系作战?体系作战是在网络信息系统的支撑下,诸多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感知战场态势、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准确协调战场行动、同步遂行作战任务、适时进行精确评控,由最为有效的作战力量,对最具价值的作战目标释放最为精确的作战效能。定义界定了体系作战的背景是信息化条件下,基础是信息系统,核心是整体联动。

  发展历程。体系作战经历的萌芽阶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军指挥控制系统的产生为代表和起点,后增加了通信系统,就是大家常说的C3,在这一时期信息化武器和装备逐步登上战场,如美E-2“鹰眼”、EA-6电子战飞机加入在越战场的空中作战体系后,使战机损失率大为降低;在C3和空中作战体系支撑下,用15枚激光制导炸弹成功炸毁之前历时5年轰炸上万次未遂的越南清化大桥,“体系”的作用开始引起关注。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70—9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建成卫星通信、对潜通信、战略预警、侦察探测等系统,并且致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美将情报融合在信息系统中形成C3I,将各种传感器广泛应用到信息化武器装备中,作战体系日趋完备。1982年以色列采用无人机诱骗、电子干扰压制、空中精确突击、空中预警指挥等体系作战战法,6分钟让叙利亚19个萨姆导弹阵地化为乌有,空战还创造了0∶87的纪录;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通过C3I系统联为一体,依靠严密的作战体系,成功瓦解了伊军完整的作战体系,进而瘫痪和击溃了伊军,开创了多维力量在多维空间共同实施体系作战的成功先例。成型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吸取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吸收本国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完善作战体系,美将计算、监视、侦察融入信息系统形成C4ISR。正是近几场局部战争刷新了人们对战争的传统认知,感受到了体系作战的威力。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其运用体系作战的特征十分明显:美以“震慑”理论指导作战,由以往强调压倒性绝对优势转向以较小规模部队依靠强大的体系实施快速突破,直抵巴格达。这场战争用了海湾战争时的一半兵力、一半部署时间和七分之一弹药,但取得了更大的胜利。战争并没有像一些专家预测的那样,“美军会陷入伊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归根结底是体系作战颠覆了传统的战争模式。

  内涵与特点。综合体系作战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性”:一是多维性。体系作战是在多维空间、多个领域中同时展开,既包括有形战场,也包括无形战场,既涵盖直接交战的物理域,也涉及外层空间和舆论心理认知领域。二是非线性。前方与后方、进攻与防御、战役与战术、正面与侧翼的界限趋于模糊和淡化,从一开始就是全纵深作战,不再专注于消灭有生力量,而是通过打击关键节点瘫痪整个作战系统、摧毁战争潜力和意志。三是精确性。依托多层次、全时空、近实时的战场感知系统,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支撑,缩短OODA周期,各种火力打击行动高度精确化。四是决定性。整体联动的兵力多、行动密度大强度高、整体效能具有涌现性,在战争初始阶段可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战争关键阶段可以战止战、速决控局。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作为一种作战的思想和战法,从本质上看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整体制胜。构建强大完备的作战体系,探索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形成优于对手的整体合力。二是突出己长击敌短。在充分研究和分析敌我双方情况基础上,充分发挥己方优势,打击对手弱点,从总体上削弱对手优势、作战能力及作战潜力,夺取作战主动权。三是注重瘫体毁网。使用精确武器,精确打击敌作战体系中的重要关节点,造成敌整个作战体系瘫痪,从而失去作战效能。

  探寻体系制胜之道

  现代战争的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的作战制胜机理,正是作战体系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实现对抗制胜的内在机制和原理。研究体系作战的制胜机理就是为了拨开现代战争变化的迷雾,去探寻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规律和道理。

  (一)“信息主导”代替“能量主导”。长期以来,交战双方中的“强”,集中体现在武装集团释放能量的规模上,“百万雄师”或者“核”往往能够产生巨大作战能量进而主导战局。但是在现代战争中,信息已经悄然取代了能量的地位,成为了作战的首要因素。信息获取的速率和精准程度决定战略决策和作战指挥的时效与正确性;信息网络水平决定体系各要素的融合维度;信息运用效率决定作战行动的快准程度;信息攻防能力决定综合制权的掌控力度。

  (二)“非对称作战”代替“打堂堂之阵”。实施“非对称作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组织使用各体系内各兵(军)种力量,互相取长补短有机结合,从而使作战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是体系作战运用的关键。其非对称主要体现在作战力量的非对称、技术上的非对称、作战对手的非对称上,强调运用体系融合后的各种优势积极寻找对手军事力量中的薄弱环节,扬长避短、以强击弱、避实击虚、超越常规、出奇制胜。

  (三)“精确打击”代替“大量歼敌”。歼敌有生力量,由少积多谋求数量对比的转换,是曾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制胜之道。但在今天,特别是通过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胜利可以不再需要大量歼敌和攻城略地,而是通过发挥体系作战中的精确情报、精确筹划、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等,实施精确释能,给敌造成“灭顶之灾”。

  (四)“破击体系”代替“各个击破”。随着现代作战体系整体性增强,其脆弱性也越发突出,主要是作战体系的有序稳定运行越来越依靠少数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一旦被毁,就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无序甚至瘫痪。鉴此,集中打击支撑体系运行的要害节点和关键系统,通过要害毁歼、系统失能、破网断链等手段,击破敌作战体系,达成作战目的,成为信息时代作战制胜的基本途径。

  构建体系需要关注的问题

  应对未来可能的作战任务,加紧构建更加完备的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是夺取未来战争战略主动权的重要举措。构建体系应当注重把握以下问题。

  (一)紧盯作战目的。作战任务牵引体系构建。体系的要素组成,不是以数量多、功能全和规模大为衡量标准,而是要着眼特定任务、特定对手和能力需求实际,以实现作战效能最大化为目的。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全面统筹、灵活构建。譬如空中作战重点要突出“快速出动、精准突击、火力迅猛”的特点,确保行动实施时,能够对敌“重拳猛击、一击致命”。具体上要做到“三个着眼”,一是着眼作战任务特点。针对现行的作战方针、企图和具体任务需求,合理筹划作战体系内各类要素比例搭配、职能划分和组合方式。二是着眼敌我态势对比。充分考虑作战对手情况,敌作战体系核心若依赖航母,我就要突出反航母和反航母武器平台的要素组合;敌作战体系核心若依托岛屿工事和防空力量,我就要突出空中突防和制空力量组合。三是着眼特定战场环境。体系越复杂,战场环境对体系的影响越大,我在体系构建时,不仅要考虑作战区域的全维空间环境,也要考虑人文环境,包括社情、民情和政治经济环境等。

  (二)着力固强补弱。体系构建中力量多元、性能各异,可能产生的“木桶效应”是制约体系发挥的关键因素,也是对手突破和打击的关注重点。某一作战要素、某一作战区域的短板不足,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因此构建作战体系时,要充分整合各型武器平台的个体优长和专业特性,聚力发挥整体作战效能。一是设计高效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作战体系支撑条件、力量构成、组织形式、协同方式、时空布局和作战能力释放过程等因素,设计高效顺畅灵活的运行机制。二是实现要素动态组合。为适应体系作战发挥特定功能,各要素要进行实时、自主、灵活动态组合,当敌情变化,我作战体系要动态调整组合方式,保证作战体系整体能力的持续高效发挥。三是实现功能耦合增效。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铰链作用,使作战体系中各作战单元、要素有机耦合功能互补,实现整体能力的指数增长。

  (三)突出军(兵)种融合。作战体系的构建,既可由单一军种内部多个要素联合,更应是多军种间的跨域融合。实现跨军种武器平台的有机融合,既有技术体制上的客观因素制约,也有利益壁垒上的主观因素制约。未来联合作战的体系制胜,应由军种职能编组向作战功能融合转变,将各军兵种作战要素在多维空间深度联合,形成合成化、多功能的一体作战模块。一是军种作战力量之间实现一体,实现军种的高度联合,打造类似外军的“多用途机动部队”。二是提高各军种部队的合成化程度,以军种内部的兵种混编,形成基本战斗编制模块,增强独立遂行任务能力。三是作战部队联合化,新一代武器装备可以使作战力量联合的级别较以往更低,在继续搞好战役级联合作战力量建设的同时,向战术级延伸,确保满足体系作战能力需要。

  (作者单位:南部战区空军某部)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