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审美”式微的背后
2023年12月22日 14: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2日第2800期 作者:张勇 夏艺文

  在世界电影史上,法国电影无疑是精彩纷呈的一脉。从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派、印象主义,到三四十年代的诗意现实主义,再到五六十年代的“新浪潮运动”,具有深厚文学和戏剧传统积淀的法国电影人在探索和发展中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质。可以说,韵味十足的法国艺术电影拥有一种迷人的气质,使得“法式审美”常年引领着世界电影潮流,推动和促进了电影最终成为“第七艺术”。

  然而现如今,在国际政治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法式审美”已日渐式微,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式审美”横扫全球,成为各大影院和电影节的主流风向标。一向清高、对好莱坞不以为然的法国电影界,包括反对奥斯卡电影评审标准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在内,也终究没能逃过这场“审美融合”。

  20世纪法国电影的审美基调 

  法国和美国对电影的审美与评判标准自20世纪以来便始终大相径庭。对于法国电影人以及他们主办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来说,“反好莱坞美学”是其长期坚持的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影“新浪潮运动”席卷了法国。这场运动由一批独立青年电影人发起,他们反对美国好莱坞那些被大众兴趣所左右、充满陈规俗套的公式化商业片,反对以著名导演和明星为噱头的“高概念电影”(High Concept),反对“制片人中心制”。这一时期的法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电影”(即“导演中心制”),使法国电影成为艺术电影的代名词,也奠定了法式电影审美的整体基调,包括注重哲思性、以底层人物为对象、传递人文关怀、不谄媚大众、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及弘扬作者个性等元素。

  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早中期,选片与评奖环节都体现了这些艺术共性。例如,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959)的导演奖便颁给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的《四百击》。这部电影从描绘一个普通男孩安托万的日常生活来展开,包括他与父母、朋友、老师的相处,用朴实的画面表现了几百年来巴黎居民的传统生活。整部影片没有刻意为之的情节转折,安托万时而四处闲逛,时而匆匆小跑,以种种生活化的纪实手法呈现出20世纪中叶一个12岁法国男孩的真实状态。很显然,这种脱离“套路”的创作手法不具备商业性,但这恰恰是法国电影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所追求的纯粹、开放、反套路化。就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一部小成本的黑白之作,成了法国艺术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法式审美”电影的一面旗帜。

  随着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成立,以及欧洲一体化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欧影基金(Eurimages)开始以大量的资本参与到欧洲艺术电影的创作中,以联合的姿态向世界输出欧洲艺术电影,以对抗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冲击。戛纳国际电影节也正式成为推广欧洲艺术电影的重要平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法国影坛一直抵御好莱坞式的“美式审美”,如注重感官刺激、情节狗血及高投入、高宣传等,并反对奥斯卡评委会将明星、投资、票房等作为电影评判标准的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电影一直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座上宾,在“法式审美”的盛行下大放光彩。1999年,由达内兄弟(Dardenne brothers)编剧并执导的《美丽罗塞塔》在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斩获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这部影片聚焦于一个普通的18岁女孩罗塞塔,讲述其在艰难环境中仍然没有丢掉尊严的故事。从拍摄风格来看,影片运用了大量跟踪拍摄的镜头,贯穿着罗塞塔粗重的喘息声以表现人物的困境与社会环境的残酷冷漠,而观众则能够跟随镜头的节奏始终围绕在她的身边。此外,《樱桃的滋味》(1997)、《永恒的一天》(1998)等那一时期的众多金棕榈奖获奖及入围影片,均为充满哲思、节奏较慢的诗性电影,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因此,戛纳国际电影节与以“美式审美”为主的奥斯卡一直处于国际上相反的两端,前者首映的影片只有极少数获得过奥斯卡的认可。

  法式立场与美式标准的抉择 

  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由于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一向孤傲、优雅的法国影坛也开始唯“美式审美”马首是瞻。一个显著的事实就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映的影片入选奥斯卡提名的逐渐增多,仅2018—2022年(含四届)就有七部,其中《寄生虫》(2019)还同时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与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种种迹象都在提醒着观众:戛纳国际电影节在影片的选择和评判上已逐步向美式标准靠拢,甚至走向趋同。法式艺术电影日渐式微。

  所以,“跟”还是“不跟”,这是个问题。

  2020年,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奥斯卡颁奖礼从第96届起,所有最佳影片的候选影片必须要满足“多元化”的全新要求,即提名影片的主配角、幕后人员、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宣发和营销单位四个部分需达到其规定的少数族裔群体、少数群体和女性群体人数。自此,先是女性导演获奖比例大幅上升,第93届、9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均为女性导演,分别是《无依之地》导演赵婷、《犬之力》导演简·堪皮恩(Jane Campion),她们也是奥斯卡近百年历史上第二、三位获得此奖的女性导演。

  而在近年的评奖中,戛纳国际电影节也十分在意“美国标准”,甚至小心翼翼、亦步亦趋。比如,美国媒体曾多次批评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奖的女性作品匮乏”,还苛责其“歧视女性导演”。为避免遭人诟病,戛纳国际电影节主办方近年在主竞赛单元中大幅增加了女性导演的电影。不可否认,随着“女性主义电影”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在各大电影节崭露头角,用她们特有的细腻、直觉和柔性,为银幕增添了别样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丰富的社会议题。然而,有的入围影片不得不说是刻意为之。例如,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提名影片《女权回应》(2022)采访记录了数十座城市进行女权宣传活动的街头参与者,与其他纪录片相比,该片主题鲜明但内容单薄,表现手法单一,被认为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粗糙之作。

  在奥斯卡“强制多元化”的细则出台后,2023年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也成了女性导演电影的大舞台,携影片入围竞赛单元的女性导演多达六位,创下最新纪录。不仅开幕影片《杜巴利伯爵夫人》是一部女性导演执导的作品,而且最引人关注的金棕榈奖也颁给了法国女导演茹斯汀·特里叶(Justine Triet)的《坠落的剖析》。然而,在犯罪悬疑与婚姻冲突等元素的加持下,该片更像是一部披了类型片外衣的女性作品。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杂沓 

  早期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乃至法国影坛以展示“艺术电影”为原则与特色,坚持发扬“法式审美”来对抗美国商业电影。近年来,仅从戛纳国际电影节各单元电影片单来看,法国人愈加不再执着于艺术电影和一直以来的“欧洲味道”。

  《杜巴利伯爵夫人》(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由法国女导演麦温(Maiwenn Le Besco)执导并饰演主人公杜巴利伯爵夫人,由曾获三次奥斯卡提名的好莱坞一线演员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饰演男主角。影片描述了年轻女孩珍妮爬上通往贵族社会的阶梯,成为国王路易十五宠儿的故事。它改编自法国一段无人不知的历史故事——波旁王朝第四位国王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却因腐败和沉湎酒色而充满争议。在宏大历史题材、三幕式戏剧结构、一线好莱坞明星等元素的加持下,该片无疑是一部商业吸引力十足的“高概念电影”。此外,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导演的《花月杀手》、好莱坞冒险动作巨制《夺宝奇兵5》等影片也是这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火热推出的“美式审美”作品。可以看到,戛纳国际电影节对此类具有高度“商业价值”和“热度”影片的关注只增不减。

  如今,“法式审美”与“美式审美”似乎不再是纯粹的“艺术”与“商业”的对立,而是演变成了“融合了商业元素的艺术电影”与“融合了艺术性的商业电影”。《水形物语》(2017)、《悲惨世界》(2020)、《雅典娜》(2022)等一众法国电影都在“艺术”与“商业”中找到了平衡。它们往往节奏紧凑,镜头与场面调度成熟,剧本创作及空间美学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商业水准,对比好莱坞大片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艺术层面,也能够体现出在商业片中难以见到的哲思性,以及对社会、人性的深刻反映。不可否认,未来,戛纳国际电影节与奥斯卡或许会在更多影片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时,逐步走向合流。

  法国及欧盟在政治和国际关系上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经济活动,也表现在了文化活动上。即便曾经的“法式审美”引领世界,在国际形势与商业资源的裹挟下,法国电影人也不得不考量“艺术”之外的因素。整体来看,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选片逐渐趋于“主流”,甚至成为预测奥斯卡奖的选片场地,被影迷们称为奥斯卡的“跳板”。若果真如此,对于法国电影界来说,或许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灾难。或许,法国真的需要一场新的“新浪潮运动”了。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