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硬道理
2023年12月22日 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2日第2800期 作者:

  辩证看待国际产业转移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政策方向,也为认识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及相应的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事实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近年来部分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和产业部类,如服装、玩具、机电产品加工组装等持续向越南、印度等亚洲近邻转移。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越南、印度等国近年均实现了较快的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发展前景也被普遍看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4—2028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将达到6.7%、出口增速达9.3%,而印度的相应指标为6.1%和4.6%,均明显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如此表现在世界经济前景暗淡、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挑战的背景下显得极为亮眼,由此也引发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

  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持续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持续完善,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特别是农村发展短板的加快补齐,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序推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效金融服务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在当前形势下,针对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突出问题,我国必须不断完善融资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加速器、倍增器,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还以更大篇幅提及发展数字经济所涉各个方面。可见,数字经济将显著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消费潜能 释放内需潜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已逐渐从注重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从以物质型消费为主转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因此,有效激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坚持质、量并举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还明确要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可见,坚持问题导向和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协调处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才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治本之道。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也是协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结果。据统计,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不仅延续前几个月的回升态势,还与上月相比回升幅度有所扩大。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加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出现较快恢复势头。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5.9%、4.7%和7.3%,较2022年同期分别加快2.7、2.4和3.0个百分点。

  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23年,随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就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做好经济工作,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撑和保障。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