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语教学与国际关系复合型人才培养
2023年05月11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11日第2647期 作者:庞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国际化,国际关系专业教育领域也兴起全英语教学的风潮。然而,对于本土语境下全英语教学,我们仍然缺乏教学目标定位、符合本土语境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讨。本文依据近十年来一部分高等学校开设国际关系课程实践,解析目前全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是否引入全英语教学

  当前中国需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全英语教学的支持者认为,通过引入全英语教学,培养具有外语能力特别是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关系人才,是当前国际关系专业人才教育中的题中之义。就国际关系领域而言,无论高校或相关智库,对具有良好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都具有广泛的需求。人工智能翻译工具即便再进步,也很难取代复杂或创新性强的人际交流活动。另外,教育国际化是当前的主流趋势,引入全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走出去”,而且方便国际留学生“引进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事实上,国际关系及“中国学”(China Studies)等区域国别学科已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的重要学科。随着大量具有海外高校博士学位的归国人才进入高校,全英语教学师资匮乏的局面已经得到改善,国内不少顶尖高校正在进行全英语教学的尝试。

  反对者认为在中国本土语境下进行全英语教学并不符合当前实际。一方面,高校缺乏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师资。除了一些国内顶尖高校能够引进具有良好英语交际能力的海归人才承担教学工作,大部分高校国际关系专业的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本土语言环境和学生有限的英语接受能力,也让全英语教学很难达到母语教学的效果。再加上近期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英语教学的价值似乎有所降低。

  面临的挑战

  将全英语教学融入国际关系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着总体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模式、教材等各方面的挑战。第一,就教学目标而言,要在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同时,确保其坚定的本土立场。全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以西方国际关系实践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材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加强英语表达或者英语思维模式的学习。而英语思维模式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要努力理解甚至内化英文作者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冲突中的原则立场,才能彻底理解相关学习材料。因此,以英语材料为主的学习常常会养成高度认同甚至支持西方国际事务立场的习惯。事实上,已有学术专家和外交官员提出过相关问题,比如有些外语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对我国国家立场的认知和把握。这就意味着在通过全英语教学进行专业知识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培养学生坚定的国家立场。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助于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

  第二,就教学策略和模式而言,应人工翻译技术的进步,全英语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带来如何将英语口语教学与本土语境进行融合的问题。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量融入本土案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但是相关材料大多数是中文的,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时,都只能采用“硬翻译”方法,容易出现交流困难,甚至感觉不如用中文交流更有效率,从而难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缺乏合适的全英语教材。这不代表没有适合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教材,而是高校从培养学生正确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要严格把控原版英语教材的使用。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大部分教师只能折中地选择英文教材的一些章节,再加上一些中文论文,这样会造成教材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有些学生反馈学习内容“五花八门”,无法针对国际关系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四,教学双方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学培训,导致教学技能不足。绝大多数英美留学归国的教师在课堂情景中使用英语的技能主要来自过去求学经历的积累,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另一方面,本土语境下的全英语教学还面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与教师配合不足的挑战。换言之,在本土语境下,学生存在懒惰和不配合的心理,导致口语能力提升缓慢,甚至有学生存在抵触阅读英语材料的倾向。

  实施路径

  全英语教学视角下国际关系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从事全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明确国内高校开展英文教学的目标,即以英文教学为手段培养具有中国视野和中国立场的国际关系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英语教学课堂中的“中国元素”,积极地采取用英语讨论本土案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可以改进全英语教学过度以西方国际关系经验为中心的倾向,提升学生对于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认和,形成高度的国家认同。

  其次,为了更好地实现英语口语教学与本土语境的融合,教师需要创造英文教学环境,课前就本土案例准备口头和书面的英语学习资料,全方位增加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从而为课堂教学减少语言障碍。在此基础上,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化与互动性学习,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及表达模式,增加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表达的机会,特别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去引导学生理解中英文表述的差异。

  再次,高校可以鼓励教师自编全英语教材,增强国际关系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既满足国家对于培养正确价值观念人才的要求,同时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知识训练,提升全英语教学质量。事实上,相关的教材建设如果能够成功,还可以推广至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具有英语学习需求的高等学校,这对于中国的软实力建设也将大有裨益。

  最后,开设英语教学课程的高校,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全英语授课能力。教师也应该通过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赢得学生对全英语教学的认同。作者前期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受访学生对待英语教学的态度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其目标是获得专业词汇并应付相关考试。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即使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景下,英语学习和表达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