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历史研究的中国视角
——评《非洲现代史》
2022年01月13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3日第2329期 作者:刘少楠

  作为近年来中国非洲史学界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荣休教授李安山的新著《非洲现代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既是其个人数十年非洲史研究积累的集中呈现,也代表着中国非洲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还是21世纪以来中国非洲史学者第一部综合论述非洲现当代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分为上下册,共计110余万字,时空上涵盖了19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初的整个非洲大陆,内容上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四个方面论述了非洲历史的发展变化。作为一部学术专著,该书既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又有扎实的史料功底,同时旁征博引中外学者的诸多经典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为读者展示了非洲现代史研究多个重要议题的清晰史学史脉络,更明确表达了作者个人及其代表的中国非洲史学者的中国观点与中国声音。

  《非洲现代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划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讨论非洲政治,包含非洲近代的自主改革、殖民主义的政治统治、非殖民化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独立后非洲的政治成就与问题、非洲民主化与国家建构的关系、北非巨变以及非洲的一体化进程。第二部分从六个方面关注非洲近现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包括非洲商人和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非洲“现代化的虚拟起步”、独立后非洲经济发展遭遇的困难和问题、西方援助体系下非洲经济话语权的缺失、非洲与新兴国家的合作以及对非洲未来发展的乐观展望。第三部分聚焦非洲文化,重点分析了非洲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和面临的困难。作者认为,非洲独立后的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摆脱殖民主义文化影响并重建自身体系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通过去殖民化来实现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作者还介绍和分析了非洲哲学、乌班图精神、“全球非洲”观念和“非洲中心主义”思想。第四部分从理论和个案两个层面对非洲的民族国家建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殖民统治的负面影响下,诸多先于民族而建立的非洲殖民地(此后的独立国家)面临着不同地方民族、社会集团、村社、氏族分立的复杂局面,在民族国家建构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作者利用坦桑尼亚、卢旺达、南非、津巴布韦和利比亚五个国家的具体案例,对民族国家建构和政治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更具体的方式呈现了非洲国家独立后在民族国家建构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非洲现代史》强调了非洲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依附和被剥削地位,以及这种依附关系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这种源起于奴隶贸易、固化于殖民统治时期的依附性给非洲带来了“殖民的非工业化”,不仅破坏了非洲传统的村社制度和自给自足状态,还让非洲变成了殖民宗主国的经济工具,为宗主国进行单一经济作物的生产或矿产资源开发,使其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这种依附性同样严重影响了非洲大陆独立后的发展,虽然有些非洲国家在独立后曾努力尝试发展制造业并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但这些尝试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非洲经济的依附地位。多数非洲国家在独立后仍然保持着殖民统治时期留存的单一商品经济,长期处于全球经济链下游,并常常遭到西方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剥削与收割,进而造成国内经济动荡,加剧了本国经济困难和贫困状态。该书还表明,近几十年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对非洲的援助不仅未能解决非洲各国的实际问题,反而由于苛刻的附加条件让非洲处于“失语模式”,进一步加深了非洲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在强调殖民遗产给非洲带来结构性负面遗产的同时,《非洲现代史》还从中国学者的角度强调了非洲在世界近现代史中的自主性。非洲并非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被动且毫无作为的受害者,而是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参与者,试图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寻找符合自身利益和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政治方面,该书提到了刚果王国、阿散蒂王国、埃及、马达加斯加和埃塞俄比亚的改革尝试。例如,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马达加斯加都在努力追求建立现代工业、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园和开发矿业资源,试图进行早期工业化的尝试,但最终因为法国的侵略而被迫中断。在经济方面,无论是19世纪中后期,奥波博(Opobo)贾贾国王在尼日尔河三角洲对棕榈油贸易的垄断,还是黄金海岸农民自主引进可可并积极种植的努力,都体现出非洲商人和农民不俗的适应能力和经济能动性。基于对非洲人探寻自身发展道路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作者对非洲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非洲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有望在今后实现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非洲现代史》在非洲语境下全面阐述了非殖民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其视为已取得一定成果却依旧任重道远的历史进程。作者认为,非殖民化不只是政治层面自下而上的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或自上而下的宗主国殖民地改革,而是涉及至今仍在进行中的追求经济独立的艰难尝试和实现文化非殖民化的曲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黄金时代,也是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相对顺利的繁荣时期,这使得非洲各国在语言、文学、教育、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非殖民化运动。但是,70年代非洲多国陆续遭遇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停滞,文化非殖民化的脚步似乎也随之放缓。就非洲史研究这一知识生产领域而言,非洲学者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外流到美国为主的西方学界,后者逐渐掌握了全球非洲史研究的资金、主题、人才和话语主导权,极大地削弱了非洲本土学派在独立初期确立起的影响力。如作者所言,单纯的政治独立无法保证非洲摆脱外界的经济控制,亦无法带来社会文化的完全自主,唯有三者齐头并进的全面非殖民化才能在未来保证非洲真正摆脱受操控的地位,而拥有真正的自主性。

  《非洲现代史》为我们呈现了过去100多年间整个非洲的历史,但这一庞大的主题和作者个人的整体布局,决定了该书的一些天然倾向或者说局限。首先,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的划分可以就每个主题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论述,但难免会在具体论述某个非洲国家或地区时导致这几大主题彼此间某种程度的割裂。其次,虽然该书第四部分有关民族问题的几个案例分析都很到位,但由于该书涉及的时空范围非常庞大,以目前的篇幅仍难以就更多的非洲国家进行更具体的纵向案例分析。同时,该书虽然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教学参考书,但终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纯教材类读物,所以在本科教学中仍需要其他非洲史教材的辅助。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非洲史研究,是全体中国非洲史学者的共同目标。然而,有时我们离中国特色很近,却离世界一流较远。扎扎实实进田野、查资料、做研究,有助于中国非洲史研究者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努力前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