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有效传播
2022年01月13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3日第2329期 作者:孙秋花

  中国文化充满无限的魅力和吸引力,丝绸之路出现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作为文化载体被运往欧洲。正是由此开始,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文明等产生碰撞,从中可窥见文明交汇产生的异域文化革新。由于地缘因素,中国文化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文化拓荒之路

  文化是文明的传递者。16世纪中叶起,俄罗斯这个文化意义上的欧洲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俄罗斯作为中国邻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赶潮流”和地缘优势的双重作用下,上层社会开始“由西向东、自上而下”地逐渐接纳魅力十足、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俄罗斯的多位沙皇,譬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均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俄罗斯宫殿里的园林艺术中都有中国风格的身影,小桥流水、假山湖泊、亭台楼阁等无不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特色。正是因为上层人物的重视与喜爱,才保证了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有效传播。

  中国文化逐渐走进上流社会后,沙皇派遣大批俄罗斯使臣访问中国,他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周密运作的政治制度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无不叹服。1676年,尼古拉·斯帕法里作为使臣前往中国,回国后向俄罗斯外交事务部门提交了书稿《旅行日记》。该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勤劳淳朴的生活方式、繁复森严的宫廷礼节、异域特色的风俗习惯及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例如,正月十五的“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端午节的“茅檐插艾新”,七夕的“坐看牵牛织女星”等,类似的中国风俗像一扇扇屏风,使俄罗斯人民从中得以洞悉中国的风土人情及文化。

  文化认可之路

  文学是文化的核心、文明的因子,在文明进步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中国文化进入俄罗斯作家的视野,主要受欧洲作家的积极影响。中国文化被俄罗斯作家接受,自然也会影响他们创作的作品,所以俄罗斯文学作品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塑造了较为丰富的中国形象,为作品增添了异国风味。例如,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拥有许多中国书籍,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持肯定的态度,并把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奥涅金的教育相关联。俄罗斯“黄金时代”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尤为钟爱中国文化,在他的书信和日记中多次出现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赞扬。托尔斯泰的小说《川逝》以及文章《孔子论述》《伟大学说》等,体现了对中庸之道极为深刻的理解。

  俄罗斯作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他们不仅描写中国文化,还对中国文化开展学术研究。大量的中国著作被翻译成俄语,但是许多中国经典作品都是由德文或者法文转译而来。如中国著名戏剧《赵氏孤儿》曾被译为法文,后又被涅恰耶夫译为俄文,多样的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得到了传播,对于塑造中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中国典籍的俄译本给俄罗斯作家留下了美好印象,作家的笔下也常常出现宁静、完美、充满哲学智慧的中国。这种哲学神秘性引发了俄罗斯作家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文化探索之路

  俄罗斯东正教使团除了传播中国文化外,还培养了一批精通中国语言的汉学家。17世纪初,以伊万·佩特林、费奥多尔·拜科夫、伊兹勃兰特·义杰斯等为代表的俄罗斯使者开启了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之旅。随着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学习,东正教教徒逐渐了解中国文化,将所见所闻记载下来,包括中国政治制度、民族特色、宗教与地理等方面的信息。虽然记录的内容不那么周全,但是却让俄罗斯人对中国有了初步的印象,同时也为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塑造提供了素材。东正教使团成员掌握满汉语后,将大量中国古典文献翻译成俄文,并在回国后担任语言教师。其中翻译书籍数量最多的是伊拉里昂·罗索欣和阿列克谢·列昂季耶夫两位汉学家,后者翻译了一系列中国著名的经史子集,譬如“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以及部分《易经》,并且将中国的丝绸、茶道以及象棋技艺带回俄罗斯,为俄罗斯人民展现了中国特色。

  纵观文化传播之路,尼基塔·比丘林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对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18世纪,比丘林作为使团传教士来到中国,经过十余年的刻苦努力学习,成为精通满、汉、蒙、藏语言的教师。作为一名中国文化爱好者,比丘林在华期间积极了解中国风土人情,译著、著作多达十几部,其中包括《三字经》《中国农业》《北京志》等,这些成果对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世纪的俄罗斯汉学家瓦西里·瓦西里耶夫是一位杰出的佛经研究者,为中国佛教在俄罗斯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研究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的地理、文学、历史等,并且编写了多部教科书,启蒙俄罗斯青年人学习中国文化,并给予中国文化极高的赞誉,展现了作为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19世纪,汉学家巴维尔·波波夫整理巴拉第·卡法罗夫的《俄汉合璧字汇》,为两国语言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借鉴,使汉语学习有据可依。除此之外,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这本百科词典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方面,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稳步发展,文化交流形式日趋多样,学术交流也兴盛起来,无疑为两国文化交流史书写了精彩篇章。另一方面,中俄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双方民众对彼此国家的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中俄两国良好的文化交往必将更进一步。我们应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俄罗斯年轻人了解魅力中国,听懂中国声音,接受并有效传播中国文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治隐喻俄译转换研究”(17CYY057)、黑龙江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新《国标》语境下的本科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思路转变研究”(GJB132025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