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银幕众生相
聚焦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被遗忘的边缘个体
2020年10月15日 09: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5日第2026期 作者:张勇 邓远凡

 

 ■《爆炸新闻》海报 资料图片

  电影诞生以降,艺术家创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但总体而言,为迎合眼球经济,青春貌美成了定义女性的关键词,而年老色衰的女性角色则经常被边缘化、刻板化。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电影为中老年女性发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旅美中国导演赵婷的新片《无依之地》(Nomadland,2020)获得最高奖——金狮奖,成为21世纪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女性导演。影片讲述一名美国年长女性在经济大衰退浪潮中失去丈夫、工作和住所,只能孤独地以车为家、四处漂泊的故事。在不无悲情的流动叙事中,影片杂糅着纪录片式的真实质感,成为近年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频发背景下中老年白人女性的生存寓言。事实上,近年不少电影人都将镜头聚焦于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被遗忘的边缘个体,尤其是那些深陷身心双重困境、有巨大失落感和分裂感的中老年女性。

  情感焦虑:尴尬的中年危机

  法国影片《212号房间》(Chambre 212,2019)探讨了中年女性在婚姻中的忠诚与疲倦的主题。玛莉亚是法学教授,20岁时就和查理结了婚。然而,当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逝去,当所有的激情都被时间和生活消磨殆尽,她被丈夫发现有了婚外情。玛莉亚离家出走,却并未走远,而是躲在了自家对面酒店的212号房间。透过酒店的窗户,她一边观察丈夫在家中的一举一动,一边脑海里浮现过往的种种记忆:年轻时的丈夫,丈夫的初恋情人,自己隐秘的出轨对象……所有人彼此相见、交谈、对峙,一场道德与肉身之间的拉锯战后,夫妻二人开始重新拷问自己对于婚姻关系的态度。影片颠覆了传统女性的形象,将镜头对准中年妻子20多年来因与丈夫沟通日趋减少、精神日益空虚而产生的情感危机,意图消解女性在婚外单纯寻求刺激的动机,进而思考婚姻及人生的本质。

  重新翻拍的美版《葛洛莉亚·贝尔》(Gloria Bell,2018)同样探讨中年女性的孤独、衰老和情感问题。葛洛莉亚是一名中年离异女性,儿女都已踏入婚姻殿堂,独立且疏远,她活得像一个空巢老人:白天与猫咪相伴,晚上借助安眠药入睡。在酒吧舞池邂逅的阿诺德让她有一种找到真爱的感觉,但阿诺德心中一直放不下前妻和两个孩子,两人经历多次缠绵、失落、纠葛之后,葛洛莉亚最终走向癫狂——用彩弹枪射倒了阿诺德,中年女性无处释放的悲苦溢满画面。

  与《212号房间》和《葛洛莉亚·贝尔》聚焦中年女性情感困境不同,《涉外大饭店2》(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2018)温情脉脉地探讨黄昏恋,是一部暖心的喜剧片。影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黛博拉·莫盖茨(Deborah Moggach)的小说《这些愚蠢的事》(These Foolish Things),塑造了个性鲜活的暮年群像:失去丈夫后老无所依的寡妇,对有色人种抱有偏见的女管家,时刻期盼着艳遇的“老来俏”,将全部退休金投给儿女的老年夫妇。他们来到印度养老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危机:暮年期面临的孤独、恐惧、死亡、告别,如同他们的栖身之所——颓败过气、岌岌可危的酒店一样。影片利用多线性叙事将七位老人的人生感悟和酒店经理印度小伙的爱情故事交错互联,在年轻的印度小伙抱得美人归的同时,片中的几位中老年女性面对暮年追求者也不再迟疑:她们渴望的不是年轻人的激情,而是有人认可自己日渐垂暮存在的意义,而只有从内心接受现实、慢慢释怀,方可不留遗憾,安享最后的时光。

  Me Too运动与中老年女性的职场之殇

  近几年,女权运动的新一波浪潮是Me Too运动的兴起。在这一运动前后,一批以反抗性骚扰、性侵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出炉,《关键判决》(Confirmation,2016)、《爆炸新闻》(Bombshell,2019)等影片与社会现实互为呼应,成为银幕上中老年女性的新面孔。

  《关键判决》是美国HBO电视网播出的电视电影,根据1991年安妮塔·希尔控告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性骚扰案听证会这一真实事件改编,是女性对抗男权的经典案例。影片讲述托马斯因黑人身份、保守派立场以及优秀的法官履历,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最佳人选,在投票之前,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黑人法学女教授安妮塔·希尔站出来指控托马斯在工作期间对她进行性骚扰,后者则坚决否认此事。在政治家的操纵下,听证会最终没有结果,托马斯仍得以就任大法官,而女教授则被社会舆论攻击。令人欣慰的是,影片结尾显示更多的女性受害者开始诉说自己遭遇职场骚扰,而听证会事件更推动了当年女性当选美国议员的人数创历史纪录。

  女权主义运动是一场漫长的革命,性别平等文化的建设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根据好莱坞性丑闻事件改编的《爆炸新闻》进一步号召女性反抗职场性骚扰。片中,权力遮天的罗杰一手打造的福克斯新闻台既是女性在传媒行业中施展拳脚的天堂,也是她们饱受性骚扰的地狱。影片从女性受害者的视角切入:初出茅庐却野心勃勃的新人,当红却因抨击特朗普被舆论缠身的主播,追寻正义却过气的年老主播,老中青三代乘坐同一趟电梯相遇时,心境不同、遭遇却相同——都曾受到罗杰的性骚扰。当老主播第一个站出来状告罗杰时,福克斯的其他女主播却集体“失语”,尽管她们还在被无休止地物化——在荧屏前穿裙子露出美腿、被上司的“忠诚”蛊惑付出肉体的代价。“美国公司的第一条规定:女人不能起诉上司”,她们害怕举报性骚扰会遭到报复甚至失业。然而,“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当中年当红主播站出来声援老年主播,一个女性命运共同体最终结成,罗杰被迫离职。片尾字幕显示:“她们是第一批打倒如此有声望的公众人物的人,但绝不是最后一批。”

  身体衰老与年龄迟暮之痛

  对于中老年女性而言,在情感、职场的压力之外,她们更承受着年龄带来的焦虑与伤痛,尤其是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歧视。《私人生活》(Private Life,2018)讲述一对家住纽约的中年夫妇的艰难“造人”历程。剧作家理查和妻子瑞秋年过四十,他们着急生育孩子,但由于生理的问题,妻子瑞秋的卵子无法正常受精,于是他们开始辗转于家和医院之间,生活变成一团乱麻。他们四处约见捐卵的网友,最终自己的侄女愿意通过医学技术协助受精,但付出一大堆账单后却无果而终。痛苦的瑞秋发出了这样的控诉:“我总觉得自己受骗了,被大学所教的垃圾骗了,说什么女权主义至上,骗我可以同时拥有事业和孩子,现实生活中显然行不通,我们应该把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的账单寄给他们。”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现了中年女性的焦虑: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坚持生育梦,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做手术。而荒诞的是,坐在手术室外的中年夫妇不止一对,无数的人排队叫号等待“造子”,似乎这一切给观众的启示是女性主义思潮让女人解放得还不够彻底,正如理查的回应:“你不能把我们想要孩子的矛盾怪罪在第二波女权主义风潮上。”

  如果说人到中年无法生子是女性的难言之隐,那么,随着衰老带来的疾病对女性则是直截了当的折磨,它夺走的是女性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影片《依然爱丽丝》(Still Alice,2014)是表现中老年女性身体困境的典型之作。哈佛大学语言学专家爱丽丝和同样是教授的丈夫约翰在家庭中的地位相等,处处怡然自得。然而,这一切却在她确诊阿尔茨海默症之后逐渐崩解。患病后的爱丽丝开始丧失语言学家引以为傲的语言能力,课堂上忘词的窘况以及学生们一面倒的负面评价使得她的学术权威形象瞬间坍塌。自此以后,爱丽丝不得不依赖丈夫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随着叙事的推进,她逐渐失去自我,彻底成为被动的客体,疏离于家人的她宛如客厅家具摆设一般。

  女性主义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与男性之间的对立或对抗,而是探索女性自身内在的平衡与自信。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年龄既是劣势,也是优势。面对婚姻、职场、身体困境,中老年女性须用自己丰满的社会阅历、情感经验寻回自信。而电影则起到了释放观众困惑、压抑、焦虑的作用,观影之后暂且忘却现实烦扰,调整情绪之后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这便是电影的造梦机制。

  (作者分别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