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促进中欧合作新发展
2020年10月15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5日第2026期 作者:孙艳

  中国与欧盟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原则和国际多边秩序,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问题。中欧多年来互为贸易、投资、科技及人文等领域重要合作伙伴,给双方企业和民众带来巨大实惠,可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背景下世界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疫情使双方清楚看到,彼此早已形成融合发展、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渡难关、共同增长。

  2020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45周年。自建交以来,特别是从1998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到2001年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到200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到2014年中方提出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国家一路走来历经风雨但初心未改,虽有差异和历经坎坷但越走越近。时至今日,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各大力量间极具稳定性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欧合作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之间最富成果的双边合作之一。

  中欧关系展现强大韧性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世界经济和国际交往,但中欧关系展现出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强大韧性。在抗击疫情困难关头,中欧领导人多次通话,双方互相提供物资援助、成立联合专家组、开展疫苗研发合作,中方还通过派遣专家医疗组、举行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议等方式支持欧盟国家抗疫。中欧抗疫合作进一步夯实了中欧关系的政治互信基础,系牢了各领域合作的纽带。中国与欧盟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原则和国际多边秩序,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问题。中欧多年来互为贸易、投资、科技及人文等领域重要合作伙伴,给双方企业和民众带来巨大实惠,可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背景下世界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疫情使双方清楚看到,彼此早已形成融合发展、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渡难关、共同增长。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力量,有能力也有责任以实际行动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全球经济尽快走向复苏轨道,为世界注入确定性和新动力。6月22日,第22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这是欧盟机构换届后中欧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展示了中欧携手抗疫的共识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决心。时隔两个多月,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又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为下阶段中欧关系规划方向、明确重点,设定一系列重要议程,提出中欧要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为中欧关系注入新的动力。此外,第十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欧数字领域高层对话等相继举行,展示了中欧保持高层交往和加强对话合作的强烈意愿。

  在一个陷入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中欧彼此进一步走近并非偶然。就欧盟而言,疫情冲击已导致成员国经济遭受重创,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萎缩10.2%,加上欧盟内部离心倾向抬头、英国“脱欧”阵痛不断、民粹主义大行其道以及美国经贸和防务霸道压制等多重原因,如今欧盟可谓处在多事之秋。改革开放40多年里,中国的确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如今疫情跨国蔓延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美国在“新冷战”思维驱使下对华进行贸易战和科技“脱钩”,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受到不少影响。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向国内转移,但推进国际合作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仍然不可或缺,而中欧深度合作将为此提供有力支撑。中欧合作的战略性,不仅反映了双方共同利益,而且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

  集中精力做好三件大事

  在9月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和数字合作伙伴。这些重大决定将写入双方正在共同制定的《中欧合作2025战略》,由此大大拓展了下一个5年中双方各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中欧合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担负着重大历史责任,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当前,为更好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双方应集中精力做好三件大事。

  一是推动《中欧投资协定》尽快达成。中欧贸易过去十多年互为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以来中欧互为重要投资伙伴。中国已成为欧盟最看重的海外市场之一,截至2020年4月,欧盟(不含英国)累计对华投资1142亿美元,是中国第三大累计投资来源地;同时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重要目的地,中国在欧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3200家,累计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不含英国)。商签中欧自贸协定符合双方利益、势在必行,而投资协定又是自贸协定的基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始自2013年,至今已进行30轮,自去年中欧领导人会议达成2020年底前完成谈判共识以来,双方都为此加大投入,疫情发生又使得谈判进程明显加快。欧盟为摆脱英国“脱欧”麻烦和当前欧洲经济衰退窘境,希望尽快同中国达成投资协定。该协定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稳外贸稳外资,更好地应对中美经贸摩擦。谈判现已进入收官阶段,双方集中就负面清单、文本磋商等方面的一些难点进行攻关,主要涉及投资保护、市场准入、投资监管及可持续运营等核心内容。客观地讲,中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求简单对等开放和“一刀切”标准不可能也不合理,双方谈判应灵活务实、互谅互让、求同存异。中方愿继续在放开准入、扩大进口、保护知识产权、落实外商投资法、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欧方也应客观理性看待中方企业对欧投资,给予中资企业公正、透明和平等待遇,不要动辄诉诸行政干预和安全审查。毕竟,双向开放、公平竞争、合作共赢是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中欧在年底前如期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将是中欧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不仅为推进中欧自贸区建设铺平道路,而且将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

  二是开拓中欧数字经济合作新渠道。中欧都高度重视创新和数字经济,欧盟及成员国都制定了支持数字产业的创新战略,欧盟专门推出欧洲“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中国不仅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计划、网络强国战略、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还拥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互联网和通信设备企业。中国企业同很多欧盟企业开展了数字化与智能化合作,德国工业4.0与中国智能制造的合作堪称标杆。近年来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产业化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美国总体实力最强、排位占先,垄断着绝大多数技术标准,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等数字巨头企业,给欧盟中小型数字企业造成巨大冲击,美国政府对中国处于国际领先的华为5G技术产品甚至采取全球“封杀”策略。若中欧单打独斗,则处境被动;如双方携手、优势互补则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促进各自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还能增强整体实力和标准谈判筹码。为此,中欧应加强从政府到企业、智库、民间各层面的深入对话交流,就数字经济产业合作乃至全球治理充分沟通,增进理解信任、促进互利合作。中欧在共同制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数字经济标准、规范及法律等方面拥有共同需求和合作空间。此外,就当前困扰双方的5G网络使用问题,欧方应展现战略眼光和政治魄力,立足“欧洲自主”和长远发展利益,超越“美国因素”和意识形态干扰,做出符合开放市场、公平竞争、公正执法原则的正确决定。这也将为中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领域的先进技术合作创造新的可能。

  三是构建绿色发展合作新空间。中欧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拥有共同立场,双方都将推动绿色发展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已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将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生态治理、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欧盟向来以重视环保和绿色发展著称,在节能环保理念、技术、材料、设备、产业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与很多欧盟国家已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环保合作,绿色环保已成为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之一。新一届欧盟机构提出欧盟“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加速落实“绿色+数字”双核驱动经济路线,相当于“后疫情时代”欧盟的“新增长战略”,不仅要依靠“绿色增长”渡过当前难关,而且要培育面向未来的竞争新优势。中欧推动经济复苏和未来发展进程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强调创新的引领作用。中国扩大投资的重点之一就是产业绿色转型和“新基建”工程,欧盟计划7500亿欧元的欧洲经济复苏基金重点之一是投入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复苏”,双方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碳回收和循环技术等领域蕴含大量合作机会。此外,中欧在落实《巴黎协定》后续目标、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持有共同立场,应该加强关于未来环保和绿色产品标准的探讨与合作,为改善全球治理树立新的共识典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