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中马合作新局面
2020年10月15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5日第2026期 作者:周和军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额增长7.6%,马来西亚8月份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0.9%,至139.7亿林吉特。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彰显了两国经济强大的互补性和蓬勃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后疫情时代,中马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合作潜力巨大,经贸合作将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历久弥新。马来西亚是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早在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到达马六甲海峡,是中马两国深厚友谊的奠基人和见证者。马来西亚有600多万华人,是中马友好得天独厚的条件。中马两国关系基础扎实,共同利益广泛。8月,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与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希沙姆丁的通话中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马投资、马对华出口均逆势增长,彰显了两国合作的强大互补性和旺盛生命力。希沙姆丁表示,马方高度重视马中强有力的双边关系,两国合作超越地缘政治。马方完全赞同双方积极开展疫苗合作,尽快建立“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探讨共同确保供应链安全,对外释放两国团结合作的积极信号。在两国合作出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中马双方应当顺势而为,更好地把握两国合作中的新机遇。

  经济复苏  结构互补  中马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指出,马来西亚从5月4日开放经济领域以来,6月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回升8.8%,制造业生产指数从4月的31.3点上升至6月的50点,失业率从5月的5.3%降低至6月的4.9%。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复苏方案,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并实施减税政策,央行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连续四次降息,不断增强流动性。马来西亚政府从2月份开始,截至目前,总共出台了3850亿林吉特(1林吉特相当于1.62元人民币)的经济振兴计划。在一系列利好措施的拉动下,促进了就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扩大了消费总需求,马来西亚经济正在复苏。

  后疫情时代,参与全球经济分工较深的东亚、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产业链、价值链将面临重塑。产业链、价值链末端将迁移到更多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拥有健全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又具有配套齐全、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加上超大的市场规模,具备了支撑全球产业链革新的基础。全球产业链中心加速向东亚、东南亚转移。中马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完善两国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东盟负责经济事务的副秘书长阿拉丁·D. 里洛指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复苏,接下来,要看其他经济体如何与作为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关键方的中国开展合作。中马两国作为率先走出困境的经济体,可以建设和开发更为紧密的地区生产网络与地区市场,加快本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培育发展,为两国及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中马两国经济结构差异决定了中马经贸关系的互补性。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主要商品以机电为主,占比近50%,其他为原材料和工业品。马来西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对外依存度较高,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稳定的外部环境。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工业体系较为完整,金融体系较为健全,制造业发展迅速,能源潜力巨大。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橡胶乳胶制成品出口国、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优势突出,也是全球电子制造业强国,也是中国进口集成电路芯片的第二大来源国。随着两国疫情的渐趋稳定和经济的复苏,中马两国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马来西亚拥有石油、天然气、橡胶、木材、棕榈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有力地满足中国的制造业需求。马来西亚生产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电器、电子设备、医疗设备、信息和通信设备等,可以满足中国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市场。

  中马两国经贸依存度较高,中国连续11年是马来西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3年是马来西亚制造业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连续7年成为东盟国家之外最大旅游客源国。今年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进出口贸易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逆势上扬,第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额增长7.6%,马来西亚8月份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0.9%,至139.7亿林吉特。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彰显了两国经济强大的互补性和蓬勃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后疫情时代,中马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合作潜力巨大,经贸合作将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

  马来西亚处于“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是最早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马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进一步巩固了 2013年中马建立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电子商务、人文交流、人员往来等一系列新领域深化了双边合作。中马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全面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马双边贸易额为1239.6亿美元,同比上升14.2%,其中中方出口5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进口7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截至2019年1月,马来西亚实际对华投资累计达78亿美元,中国企业对马来西亚累计直接投资59.5亿美元。马来西亚投资法律体系完备,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加上其处于东西贸易要道的战略位置,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投资经营。这些中国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就业机会,也带来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在中国改革开放前,马来西亚就有大批企业家来华投资兴业。“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马来西亚在华投资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领域地域不断拓展的新动向。

  当前,中马两国围绕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进行了密切合作。下一阶段,共建“一带一路”仍将是中马两国的优先选项,继续给中马两国经济插上腾飞的双翼。两国应继续推进东海岸铁路、“两国双园”等项目合作,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推进两国产业结构升级,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合作力度,不断开拓两国合作新领域。中国将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大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助力马来西亚建设东南亚物流和交通运输中心,协助马来西亚建设东南亚高质量制造业中心,推动中马关系再上新台阶。

  保持战略定力  避免内外部因素干扰

  马来西亚一直奉行左右逢源的“大国平衡外交”策略,新总理穆希丁会延续以东盟为主、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马来西亚位于中南半岛南端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临近马六甲海峡,扼守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马来西亚的历届领导人大多能综合运用各种外交手段,根据国际形势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无往不利。马来西亚对外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同时与中美日等大国务实合作,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实用、灵活的外交策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来西亚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马来西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最近,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马方不会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

  在南海问题上,中马两国应妥善处理争议,保持南海问题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反对域外大国介入,避免影响两国的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7月13日,蓬佩奥所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中揭示出美国南海政策的重大转变,马来西亚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拉拢对象。在此问题上,马来西亚总体上保持理性。努西尔万称赞了中国政府维护南海和平的态度,并指出马来西亚不认为除了通过外交渠道以外还存在其他处理南海事务的路径。

  未来,中马双方应进一步加强高层交流,深化安全互信,推动共同开发。两国应全面落实《南中国海行为宣言》,避免采取可能使南海问题复杂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避免域外大国借南海问题对中马关系进行挑拨离间。

  马来西亚政治生态复杂,政党林立,派系众多,党派之间借中国话题谋取政治利益的行为值得两国警惕。个别政治群体刻意放大马来西亚国内族群矛盾,捞取选票和政党利益。马来西亚各部门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与差异,部门之间沟通及效率缺失对中马关系的发展不利。此外,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贪腐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马关系、“一带一路”合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避免成为马来西亚国内政商博弈的牺牲品。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重创,中马两国率先走出疫情困境,率先推动经济复苏。后疫情时代,中马两国要坚守自由贸易,坚持开放市场,加强经贸合作,健全和完善两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筑牢两国产业安全体系,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两国和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努力把中马关系打造成东盟和地区合作的一面旗帜。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副主编)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