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博物馆力量 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
2022年09月07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7日总第2487期 作者:刘丁辉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甘肃省博物馆的彩陶展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高度重视从中国文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文明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与传播利用,是新时代中国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聚焦学术前沿做好中国历史文物的研究阐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永登乐山坪彩陶鼓

  自近代博物馆诞生伊始,研究就成为与收藏、教育并列的博物馆三大职能之一。以探索中华历史与文明为己任,始终是中国博物馆的优良传统。从最早参与殷墟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前身),到近年来活跃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一线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再到长期默默无闻在历史文物基础研究中积累了丰硕成果的更多博物馆,可以说,在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漫长历程中,我国众多的博物馆人才辈出、成就卓著、从未缺席,始终是考古和历史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

  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和强大的研究人才队伍是博物馆做好历史文明研究的两大支撑。截至“十三五”期间,我国博物馆馆藏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超过一亿件(套),上迄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类历史文物,下至传承红色基因、镌刻红色记忆、彰显红色初心的革命文物,还有承载民族复兴、见证人民幸福中国梦、凝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当代文物,都是博物馆开展历史文明研究的不竭源泉。

  当前,我国博物馆涵盖了综合类、遗址类、文化艺术类、历史纪念类、自然科学类、行业类、民营类和高校附属等众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均储备有相对应的高质量研究团队,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不同层次的研究阐释工作。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博物馆研究人员首先要充分意识到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同时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学术前沿,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文物价值解读工程等重点课题和重大问题展开研究。此外,还要坚持开门做研究,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合力提升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阐释能力和理论构建水平,努力勾勒中华大地从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到文明起源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全力破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和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密码,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提供有力的理论成果支撑。

  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考古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三彩女立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考古研究成果是认识历史、传承文化的鲜活教材,蕴含着海量的历史信息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博物馆是沟通考古研究成果和社会公众最直接的桥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长期以来,历史类博物馆一直是我国博物馆的主要类型,有些还兼具考古发掘职能,这些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绝大部分是考古发掘所获。多年来,众多博物馆在解读、展示和传播这些考古成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社会公众了解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通过博物馆。近年来,随着遗址类和考古类博物馆建设热潮的兴起,展示传播考古研究成果的方式和形式逐渐多样化,构成了展示传播考古研究成果的博物馆矩阵。

  要更好发挥博物馆优势,做好考古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就要构建“考古发现—研究阐释—展示传播”三位一体的良性生态格局,实现博物馆、考古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互通互动和资源共享。通过聚焦重大考古发现和重点研究课题,依托综合类、遗址类和考古类等博物馆的展示传播平台,利用5G、VR等新技术,推出相配套的历史场景复原、数字化体验、展示展演等传播产品,增强考古研究成果的时代感、吸引力,充分发挥考古研究成果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优势,彰显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让人们更加全面、立体、科学、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还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开展跨界合作,加大与文化、传媒、教育、设计、科技、商业等多领域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联动,多角度揭示中华文明所富含的历史、科技、红色、民俗、艺术等多元文化内涵,实现考古研究成果的全媒体展示传播,群策群力,共同用好用活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这本蕴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生动教材,做好与历史文明对话的联络人。同时,拓展用好博物馆的对外交流平台,发挥考古研究成果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升服务能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

  

  ■三星堆博物馆藏青铜戴冠纵目面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生产单位。近年来,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事业和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我国博物馆领域对文物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新突破。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考古盲盒”持续走红,引领了“国潮”消费新时尚。传统文化节目《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持续火爆,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如今,“博物馆热”“传统文化热”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时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灵。

  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博物馆作为各类珍贵文物的保存者与展示地,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空前高涨。如何让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契合时代潮流,与当代社会生活有机融合,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增强考古历史研究和传统文化转化成果的传播效果,实现这些成果的全民共享,更好凝聚精神力量?这始终是所有博物馆人的探索课题和努力方向。

  研究阐释是基础,展示传播是手段,活化利用是目的。文化需要传承,传承就要创新。实践证明,只要做到守正创新,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再叠加表达方式的创新,彰显其时代价值,就能重新唤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就具有的巨大魅力。深挖内涵,提炼易于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要素,找寻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做到传统与现实的相容相通;精准解读,做好对不同社会公众群体的差异化表达,尤其是把握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和圈层化交往、网络化生存、个性化表达的特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有趣起来,拉近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科技赋能,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盘活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体验效果,提升文化表达的真实感。同时,借助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传播媒介,让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经突破了6000家,10年内数量增长达到38%,其中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跨越式增长,博物馆发展质量也有了同步提升,不少博物馆已经具备了从研究阐释、展示传播到活化利用的“全产业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博物馆事业的新发展,就要形成守正与创新的良性循环,坚持守正做好中国历史文物的研究阐释,持续创新做好考古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奋进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和传播利用的未来征程,博物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博物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CFP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