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
2022年09月07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7日总第24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卫思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讨三江源全流域的生态环保工作,9月3日,“三江源生态文明高层论坛”在线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文明保护和全球气候风险的应对等话题展开讨论。

  “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和珍贵生物基因的重要宝库,更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地区是亚洲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生命之源”,在水源涵养、减缓径流、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是我国、亚洲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条件。

  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生态治理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褚松燕表示,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坚持系统思维,一方面,要将生态看作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统筹考虑,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按照顶层设计,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立足于从源头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到生产过程再到末端消费的全过程。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措施,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效能正在逐步显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宏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生态文明框架下非常重要的政策议题和要求,这表明我们党找准了现代化发展悖论的关键症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如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马洪波介绍,国家公园是生态经济文化的综合体,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体系的原真性、完整性,突出自然生态体系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

  建立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改革,也是中央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从试点起步,在探索中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引领国家公园建设。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于2016年在青海省正式启动。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相关法律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规划管理体系,此外,我国初步摸清了自然资源资产本底,不仅有效保护了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三江源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为全国其他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苏杨表示,青海三江源是全球的生态高地,是有人类文明以来唯一没有大型物种灭绝的区域。三江源是全球生态和生态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这样的区域如何从生态高地变成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国家公园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国家公园的品牌效应和品牌增值体系,有助于通过市场方式对这片区域进行保护,同时借助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示范效应,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焕发勃勃生机。

  国家公园的体制改革和建设是一个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题。目前,世界各国在该领域都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如何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对国家公园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高世楫表示,当前,我国制度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包括国家公园体制在内的制度体系仍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未来要全面认识和统筹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完善国家公园管理顶层设计,理顺领导体制和行政管理体系,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制度体系,继续加强包括监测监管能力建设、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等在内的基础工作。在责权利相匹配的体制机制保障下,在依法、科学管园的前提下,对三江源实施“最严格保护”。

  统筹兼顾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长期以来,三江源没有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破坏,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陈世龙介绍,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多年冻土面积减少,湖泊面积增加;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上游年径流量显著增加。“亚洲水塔”失衡,伴随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亚洲安全。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生长季平均植被指数增加趋势减缓;高山树线上升,森林生物量增多,但压缩了高寒灌丛和草甸生存空间,高海拔特有物种消失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目前,有关青藏高原冰川、冻土生态系统的研究监测,尚不能满足国家生态保护和生物安全的需要。未来,亟须实施系统全面的监测、预警与应对策略。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昭彦提出,三江源地区是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为提升三江源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他认为,一是要制定三江源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评估,总结评估现阶段三江源生态保护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并形成科学评估报告。二是建立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双碳”示范区,为我国其他生态区和气候敏感区提供经验案例。三是将三江源生态保护纳入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框架,比如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参加每年一度的国际气候大会,争取更多国际资金等。四是强化三江源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比如建立青海省生态保护领域培训基地,加强对政府官员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牧民等社会群体的专题培训,筹划成立三江源气候变化与高质量发展联合办公室,建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等。

  同时,人类的过度放牧、乱采等行为,使三江源受到影响。关于未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张林江建议,三江源保护是在人类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在人类改造自然以及自然塑造人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保护三江源一定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使这些群体的活动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开展。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丁文锋认为,保护三江源,要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创新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包括构建科学、多元化、智慧化以及可持续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和高效生态投入产出管理制度。同时,要科学推进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保护三江源离不开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撑。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潜能,水丰、光富、风好、地广,且各种资源间具有互补性,因此,青海在清洁能源管理方面有巨大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表示,清洁能源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可以匹配许多相应的生产体系,形成青海的清洁能源生产优势。具体而言,可以完善相关产业链,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发展节能产业,提升资源利用率等,将青海的清洁能源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学者们认为,保护三江源及其流域地区,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家园过程中,与国际社会合作,携手应对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综合环境治理能力,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三江源及其流域地区的智慧和力量,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生态环保的美丽世界。

  论坛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与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