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1941年6月19日第一版 作者/供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指示,对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就已经制定了许多保护文物的措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新华日报》为平台,既关注考古新动态,又以考古新闻作为文化领域的切入点之一,宣传《新华日报》团结抗战的办报宗旨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排字间作者/供图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作者/供图
以考古报道为媒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创刊于汉口,是年10月报社迁往重庆,直到1947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在“国统区”共出版发行达九年时间,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宣传窗口之一。
从1938年7月25日转发国民政府行政院令《古物文献不准携带出国》,到1945年9月27日报道《巴库发现十四世纪的陵墓》,《新华日报》发布与考古相关条目的新闻、简讯、短评、社论和特写等近80条,涵盖国内外考古新发现、考古发掘、博物馆展览、文物保护和法律法规等诸多内容,虽然仅占《新华日报》3231期出版总数的2%多一点,但已实属难能可贵。战争导致学术机构的田野考古活动被迫中断,同时受财政窘困等不利因素的掣肘,考古工作无法全面开展,新闻来源和材料匮乏。
考古工作在抗战期间无法大规模开展,造成了新闻来源的匮乏。更为重要的是,《新华日报》主要承担“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报道翔实抗战消息”之责,报道集中从政治、军事角度宣传民族抗战,因此涉及方兴未艾的考古报道相对较少。但是,这些报道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性的舆论阵地发出的关怀考古事业的声音,反映了共产党人在极其困难的政治斗争环境中对考古事业的关怀。
■《新华日报》重庆营业部 作者/供图
以团结抗战为纲
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唯一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从考古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彰显了“团结抗战号角”的办报宗旨,宣传和阐发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等。《新华日报》关于考古的新闻报道呈现出若干特点。
第一,采取措施规避国民政府新闻机构的恶意审查,维护国共合作。当时,由于考古相关活动多由国民政府学术机构承担,并且《新华日报》的采访受国民党新闻局钳制,因此《新华日报》考古新闻多转自“中央社”。转载符合办报宗旨的“官方”考古新闻,既是党性原则的体现,又能够满足社会对考古新知的群众性需求。更重要的是,转载“中央社”新闻可以规避国民党当局对稿件的删改和对《新华日报》的破坏。国民党当局从未停止过对《新华日报》的审查和打压,如1940年12月至1941年5月,《新华日报》稿件经国民党当局审查后,免登264篇,删改156篇,仅1941年1月即免登稿件70篇,删改50篇。《新华日报》曾刊发对“中博院”举办古物专题展的评论,受到新闻局“遵检”,文章戛然而止,不能窥其全貌。因此,《新华日报》对考古新闻的转载并非由于缺乏“原创力”,而是在时局困扰下的最佳选择,巧妙躲避新闻监管机构的恶意审查,避免落下破坏国共合作的口实。同时,《新华日报》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本报新闻、原创社论等,其他来源包括塔斯社、编辑人员收集各地报纸材料,如“韶关通讯”等,显示出来源的多样化。
第二,宣传和团结以民主人士为代表的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华日报》特别关注郭沫若在重庆的考古发掘工作。郭沫若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界中流砥柱的代表。1940年4月初,郭沫若、卫聚贤在重庆江北培善桥胡家堡发现汉墓,二人于当月14日起主持发掘工作并“联合各学术团体前往发掘”,至21日发掘工作因“经济及时间”原因结束。10天之内,《新华日报》共计报道该考古发掘相关内容6次,占《新华日报》考古报道总量的近一成。而金静安、卫聚贤、冯汉冀等著名学人在重庆、成都发掘汉墓的新闻仅以一篇新闻带过,对郭沫若主持发掘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文化新闻中,如此长时间的连续追踪报道极为罕见。究其原因,表面上是由于重庆少有考古发掘,实际上是中共报人借考古发掘的“吸睛”效应宣传郭沫若,利用郭沫若“文化抗战”重要领袖和考古发掘事件的契机,传递中国共产党团结各界抗日力量,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思想。另外,此次考古发掘是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党员主持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其党员身份仅限于党内极少数同志掌握,因此这次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三,《新华日报》关注国外尤其是苏联的考古新发现。《新华日报》所刊发的国外考古发现、展览等新闻总计12条,与苏联有直接关系的共8条,其余涉及美国和埃及。《新华日报》从办报伊始,能够报道苏联相关新闻,得益于1937年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及后续援助事项。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使得中苏成为同盟国,《新华日报》利用有利条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大力宣传苏联,考古新发现是文化领域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民政府学术机构中,考古学多为英美派系,通过《新华日报》文化宣传,增强苏联考古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深化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进而拓展马克思主义古代社会发展史研究的影响;其二,抗战期间,加强包括考古发现在内的苏联新闻报道,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中苏友好关系,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此外,埃及是文明古国,通过对埃及考古新发掘的报道,能够增强中国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同样有利于维护抗战大局。虽然国民政府新闻局想尽办法从中作梗,减少苏联新闻的刊发,妄图削弱苏联的影响力,但是《新华日报》从大局出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巧妙从关怀苏联考古的角度,维护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同时间接宣传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路线。
第四,《新华日报》“以团结抗战为纲”的考古报道理念见诸细微处。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借文物宣传抗战必胜的精神,提振民族自信心。如《泉州发现明代巨炮,重七千余斤防御倭寇用》一文,报道了泉州发现明代抗倭时期的火炮,以历史经验增强民众必胜信心。《新华日报》24次发布全国文物展览消息,超过考古新闻总量的30%,以文物展现中华文明,团结民众振奋民心。其次,强调文物保护的必要性时,仍以大局为重。《新华日报》两次发布国民政府行政院保护文物的法规,其中发布《行政院令保护各地圣庙》后,对重庆计划花费35万元维修文庙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发扬孔学有益于民族发展,但在国难当头财政举步维艰时,筹饷救灾更为重要。最后,《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要发出为党宣传、抨击反动势力的声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借古物的进化来评论有人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的潮流。可惜的是,这篇文章受到新闻局的审查而“遵检”,只能窥斑见豹。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考古新闻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共产党人关注新兴考古学科,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理念。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昂的抗战热情,顾全大局的心胸和维护团结的努力。共产党报人秉持团结抗战、人民喉舌的宗旨,在与险恶复杂的政治环境顽强斗争中,传播了考古新知,推动了考古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树立了团结抗战的阵地意识,宣传了共产党人的理念,这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夏鼐考古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研究”(2020SJA02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