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虎鎣”
2020年05月11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1日第1922期 作者:

  近年来,许多珍贵流失文物成功回归祖国,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虎鎣”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范例。青铜“虎鎣”从流失海外到重回祖国并入藏国家博物馆的坎坷历程,见证了中国的时代巨变。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青铜器。“鎣”是“盉”的一种异称,在商周时期一般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虎鎣”由其器盖和流部有虎形纹饰而得名。资料显示,该青铜器合盖通高25.3厘米,流鋬间距34.5厘米,肩宽22厘米,腹深13厘米,盖高9厘米,口径12.5厘米,重4.22千克。器物为侈口,圜底,三蹄形足。盖顶虎踞,在肩的一侧有卧虎造型的管状流,另一侧为龙首鋬。器物装饰卷曲夔纹、云纹、饕餮纹等纹饰。器物盖内铸有四字铭文:“自乍(作)□(鎣)”,第三字释读尚存疑。

  青铜“虎鎣”配有紫檀云纹灵芝形器座,彰显了其源于清宫旧藏的特殊身份。青铜“虎鎣”造型独特、历史悠久、装饰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轰动一时的青铜“虎鎣”重回祖国,是各方合作的结果,令人感动。据介绍,“虎鎣”原为清代皇室收藏,1860年被英军劫掠后由私人收藏。2018年4月,英国某拍卖行对该“虎鎣”进行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追索工作。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博物馆派出专家团队赴英对“虎鎣”进行鉴定。当年11月23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安全顺利地将“虎鎣”运回馆内。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划拨国家博物馆青铜“虎鎣”入藏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虎鎣”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虎鎣”入藏国家博物馆后,他们会妥善保管,深入研究,做好展陈工作,使其发挥更大作用,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张想 文/图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