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探索
2019年11月22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2日第1821期 作者:

   编者按:中国美学在新时代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文艺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等美学思想和观念,百花齐放,共同推进当代中国美学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超越孤立、片面的美学认知,发展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形态;怎样在多元化与系统化的统一中,进一步凸显中国美学的世界价值,都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当代美学研究的多元化与系统化

  当代中国美学的繁荣有目共睹,这不仅体现在美学观念创新上,也体现在美学多元化上。实践论美学、人生论美学、文艺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政治美学、生命美学、身体美学等美学思想和观念,百花齐放,共同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的不断发展。然而,“美学的多元化带来美学的对抗性”,一种美学思想或观念常对另一种美学思想或观念形成冲击,这就给当代中国美学的接受者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美学?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美学?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当代中国美学在强调“美学多元化”时,却忽略了“美学系统化”问题。

  “生生美学”: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回应

  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与生态美学体系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黑格尔的“美学之问”,即“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与“有没有自己的艺术”,当然也包括有没有自己的生态美学。而“生生美学”就是对于黑格尔“美学之问”的一种有力回应。

  中国生活美学的来路与去处

  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多元发展迹象更加明显。除了延续下来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还出现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生态美学、新实践美学、身体美学等。其中生活美学的出现颇令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伊始至2018年末,讨论生活美学的论文有281篇,著作81部(包括港澳台),硕士和博士论文也达至40余篇,举办相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十多场。(张宝贵:《中国生活美学的形态与问题》,《美学与艺术评论》2019年第1期)此外,该研究的现实关注度较高。近些年来有不少行业如庭院、家居、茶饮、快递、书店、游玩乃至房产、物业等都打起生活美学的标牌。现实和美学如此亲近,十分有趣。

  中国美学的“中外古今”

  近年来,围绕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构建,学界产生了很多讨论。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美学,如何对待外国美学尤其是西方美学,如何对待中国现代美学,都成为学人思考的重要问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美学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进入现代以来西方美学的观念深入人心,由此断定中国已经形成新的美学传统。也有人认为,中国现代美学是舶来品,无论概念、范畴还是体系都来自西方,中国古代美学没有有效参与现代美学的话语构建。可以说,这些结论都不同程度涉及中国美学的中外古今问题。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思考。

  中国山水画空间美学观念演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山水成为这一理想的寄托。登山临水,是古代士人观照宇宙世界的方式,也是归返自我本心的方式。六朝时,伴随着中国士文化的兴起,山水绘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山水画空间成为中国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山水画空间呈现出明显的演变轨迹:其载体空间由卷轴发展为册页,并与卷轴并举;画面上构筑的山水空间由大山大水大景逐渐发展出以石头、树木组合成的小景山水;全景式空间构图逐渐被截景山水所替代;无人之境(或少有人的影子)演化为山水与人物普遍结合的有人之境,呈现出明显的烟火气息;泾渭分明的水墨、青绿山水空间,演化为水墨中点色,浅青绿兴盛。山水艺术的产生得益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天人合一观。山水画史上的诸多变化体现了山水画空间的演变,其实质是天人关系内涵的演变。

  空间美学兴起的当代文化意蕴

  空间美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论美学为基点,实现艺术空间生产与生存体验、审美体验、空间体验的系统化研究,从而拓展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当代美学建构提供理论资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审美时间

  经由“时间”来探讨美学,是由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审美生活作为美学唯一且最高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正在兴发着的、时机化的感官愉悦行为。“时态”“时体”“时机”正是审美时间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其中“意义”作为“时机”是最根本的,它为审美生活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而“时态”与“时体”则是意义的呈现状态。马克思主义审美时间哲学是其实践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在美学史上的划时代革命,在“意义”及“时机”上的体现是以无神论、历史唯物主义为前提,为全人类建构了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以及个体所能达到的感性境界;在“时态”与“时态”上体现是以这种理想与境界来批判、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工作、生活的反美与非美状态,并呈现在具体的艺术批评中。

  身体美学:回归感性认识的科学

  自1999年获得正式命名起,身体美学已走过20年,但其理论建构仍呈方兴未艾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它更是超越西方话语的边界,扩展为世界性的话语实践。回顾已经生成的理论踪迹,可以发现其中的主要动因是身体的返魅。从诞生之日起,身体美学所聚焦的不是身体的外形、尺寸、重量、镜头感,而是身体久被遮蔽的主体身份。这一转变推动了身体返魅的进程,引导美学回到其来处。

  身体美学应为心灵找到安顿之所

  身体美学是当代美学中的重要思潮之一。传统美学受到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束缚,把审美经验视为纯粹的精神活动,把心灵视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导致身体的作用受到严重的贬低和忽视。因此,现代美学把恢复和凸显身体的作用视为超越传统美学的突破口。这一思潮自尼采肇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已蔚然成风。这其中,既有尼采这样的唯意志论者,也有梅洛-庞蒂这样的现象学家、伊格尔顿这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舒斯特曼这样的实用主义者,还有乔治·拉科夫和马克·约翰逊这样的神经与认知科学家。可以说,当代思想的许多流派在这一问题上都发生了交集。近年来,我国学者王晓华试图综合以上各家学说,建构一个系统的身体美学体系。所有这些都说明,身体美学作为当代美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值得我们予以充分的关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