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美学的来路与去处
2019年11月22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2日第1821期 作者:张宝贵

  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多元发展迹象更加明显。除了延续下来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还出现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生态美学、新实践美学、身体美学等。其中生活美学的出现颇令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伊始至2018年末,讨论生活美学的论文有281篇,著作81部(包括港澳台),硕士和博士论文也达至40余篇,举办相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十多场。(张宝贵:《中国生活美学的形态与问题》,《美学与艺术评论》2019年第1期)此外,该研究的现实关注度较高。近些年来有不少行业如庭院、家居、茶饮、快递、书店、游玩乃至房产、物业等都打起生活美学的标牌。现实和美学如此亲近,十分有趣。

  亲和生活实践

  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必然性。新时期后出现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等流派,本身就蕴藏着亲近生活的因子。生活美学的提法早在1987年就已出现,当时已明确主张美学要有应用性,要走出纯理论美学。所以从理论本身的发展来讲,生活美学能亲和生活实践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然而,生活实践何以会接受美学?今天世俗生活的诸多领域都反映现代工业社会特别是消费社会的需求。这种需求大体分两个方面:首要的是经济需求。人活着要有物质保障,要有科学技术做支撑,讲生产,也讲营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第二是快乐需求。人要活着,而且要活得好,在身心的感受上要有满足感,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价值。但在21世纪以前,如果说经济发展激发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以唤起相应的精神诉求。美学研究对现代性经济改革缺乏足够关注,更多是在价值理性方面反思过去,比如主体性美学;有些后来虽注意到上述变化,但也大多是以消极情绪面对现代经济对精神价值的冲击。进入21世纪后,人们生活温饱有了基本保障,开始讲求消费,追求生活品质,在日常生活或产品生产、营销等环节,主动纳入审美因素,就变得水到渠成。这既给生活美学的出现提供了土壤,也为理论与实践的亲和提供了条件。

  适应现代发展

  理论和实践的“联姻”固然可喜,但不是任何“联姻”都必然美满。比如某些售楼处,房间里挂些字画,室外竖几座雕塑,就将自己标榜为生活美学馆。其中的问题主要出在现有的生活美学身上,它们需要面对自身的来路,明确未来的去处。

  马克思关于现代性意识的观点很有针对性。他说,告别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本身都没错,但是这本身也必然会产生拜物、渎神、物化等问题。问题要解决,却不应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对比其他西方现代性理论,马克思的观点与当代中国的生活语境更加契合,对把握中国的生活问题更有帮助。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发展科学技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马克思曾经指出的一些问题在中国也逐渐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然而在同一时期产生的生活美学,并不是从生活中的这些实际问题出发,而是在具体生活上套用现成理论,并且很多用得还不妥当。如有的美学教导人们“胖人不能穿喇叭裤”“女同志应体态丰满”等,明显有悖于现代性的发展性原则。时代变了,经济发展呼唤新的观念形式。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生活方式,摒弃那些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这就是要求理论创新,以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强化理论自主

  21世纪后的生活美学对外部资源的吸收比较充分,特别是西方和本土传统的资源。如海德格尔对生存的强调、杜威对科学技术的信任、鲍德里亚对拟像文化的分析等,这些外来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生活。但是,在借鉴外部资源的时候,还是存在以洋为尊、以古为尊的现象。以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为例,西方人批判工具理性,是他们已经充分享受到工具理性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是在问题暴露比较充分的时候反思、抑制它的负面作用。他们有自己批判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国经过数十年现代经济的发展,工具理性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的确带来了精神价值的问题和危机,所以我们也应该批判。但问题是,我们有自己特殊的现实、历史语境。在我们的历史上,一直缺乏工具理性的传统,缺乏对科学认知及其带动经济发展问题的充分重视,所以在批判其负面价值的同时,也应充分肯定其对物质文明的巨大推进作用。如果别人批什么我们也跟着批什么,必然会丧失理论的自主性。

  明确知识体系

  作为一种理论,生活美学本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有自己的范畴和逻辑上的圆融,包括对生活范畴的界定与分析。它与美的关系、美与生活功利性的关系等,都该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比如马克思的生活美学,就建立在生产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异化、人的解放、商品生产等问题均由此展开。

  需要强调的是,形而上意识不是形而上学,不是让生活实践迁就某一个抽象范畴向它靠拢,而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明晰性和确定性,以此来服务生活。如果缺少这种明确的话语体系,生活美学就极有可能是各种理论美学、文艺美学的拼贴,将文艺的特点贴在各种生活现象身上,使其沦为一种装饰美学。地铁站台贴上卡通画,有了文艺气息,是生活美学;嗑瓜子的优雅、品茶的闲适、器物的奇崛都可以是生活美学。如果生活美学成了一张万能的标签,几乎什么都可以是生活美学,那么也就等于没有了生活美学。

  追求日常审美

  目前的生活美学有一种突出现象,即非常关心日常。这个日常是指工作之外的生活,包括休闲、旅行、交游、餐饮、居家等,范围非常广。过去的美学研究相对忽视这些内容,有其特殊的时代与历史背景,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不重要。特别是进入消费时代之后,这些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生活美学研究它,进而考察历史传统中相应的生活审美现象,就变得非常重要且必要。

  阿多诺和杜威曾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生活日常,认为人们追求日常审美化的娱乐生活本身无可厚非。但若处理不好,这种追求也易形成错误的生活和审美观念。此类观念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人们总希望走捷径占有快乐,比如娱乐工业,就容易“成为我们逃避和健忘的机构”;二是助长“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静观倾向。阿多诺说双休日艺术是一种慰藉和粉饰;杜威说上面两种观念容易将劳动和享受分隔开,是有闲阶层和劳动阶层分离的根源。享受生活日常的快乐,不见得一定会是对劳作的逃避,但也不能全然否定这种可能的存在。这是生活美学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当代生活美学的出现,是理论自身积累的产物,更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祈愿。在自身学理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本身也是生活美学不断探索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任何理论只有立足时代现实,针对现实问题建构并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最终转化为改变实践的力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