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中国园林系列报道——三山五园
2018年06月29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9日第1482期 作者:

   

  编者按:在北京市海淀区,有着一片被称作“三山五园”的古典园林。它们是中国园林史上的珍宝,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本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访谈专家,展现三山五园的前世今生,探讨保护和传承这笔珍贵文化遗产的路径。 

  颐和园:充满故事的中国名园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统治阶级陆续在北京西山一带营建了一批园林建筑,包括帝王的行宫苑囿及王公大臣的私邸花园。极目所见,湖光山色连绵不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园林群。其中规模最大的五座——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后来被统称为“三山五园”。它们汇集了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各种类型,包括人工山水园、自然山水园以及自然山地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清末,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劫掠之下,三山五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完整保存至今的,仅有在清漪园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颐和园。

  圆明园:“万园之园”历尽沧桑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西洋楼遗址前,一群来自广东的中学生,集体背诵同乡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片段。书声琅琅,此情此景分外让人感慨。

  畅春园:喧嚣街市的寂寞者

  6月3日傍晚,记者匆匆来到北京大学西门外的颐和园路。虽然已是傍晚,但这条路上依旧车水马龙,更有许多游客在校门前拍照留念。与北大西校门一路之隔,在它的西南方向大约200米的地方,则是两座冷清很多的寺庙山门。如果不是特别提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是曾经显赫一时的畅春园仅存的遗迹。行人步履匆匆,偶尔才有人停下来看看简介,拿出手机拍照。

  西山上的山水画卷 

  位于西山上的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是三山五园中两座典型的山地园。这两座园林同样拥有引人入胜的景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刘阳:圆明园研究待打好地基 

  在研究圆明园的学者中,刘阳是一个“80后”。他的微信和微博用户名都是“夏宫的刘阳”,而“夏宫”就是清代对圆明园的称呼之一,足见他对圆明园的感情。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关于圆明园乃至三山五园的书。在采访中,他多次强调,对于圆明园的景观复原等工作,都要建立在有细节、有资料支撑的基础性研究之上。

  复原盛景 研究先行 

  复原三山五园的盛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近日,北京林业大学三山五园研究团队以《三山五园盛世图景》复原鸟瞰图等成果,向市民讲述三山五园的故事,传递着特殊的“乡愁记忆”。这是一支年轻的研究队伍,成员包括17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的作品,是记者所见到的三山五园复原方案中最有特色的一例。

  张宝秀:立足既有资源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三山五园地区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拥有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为代表的古典皇家园林群,集聚一流的高等学校智力资源,具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应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地区,并使其成为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载体。

  何瑜:全面认识三山五园的历史地位

  三山五园中的畅春园,系康熙在明武清侯清华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而香山、玉泉山,辽金时已名扬天下。乾隆十五年(1750),改瓮山为万寿山后,才出现今日的三山之名。乾隆十八年,乾隆帝曾作《凤凰墩放舟自长河进宫》一诗,其中有“四面波光动襟袖,三山烟霭护壶州”之句。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