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刊从2016年第4期开始,设立了“中华美学精神”专栏。这个专栏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遗产中汲取营养,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批评的发展服务。专栏设立后,在学界反响热烈,许多在这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来稿,要将这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
由于篇幅所限,在本期杂志上,我们选登了两篇较为宏观的、从源头上考察中华美学精神的论文。第一篇是重庆师范大学的老一辈学者杨星映教授的来稿。“气”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元范畴。这个范畴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中国人最基本的自然观和宇宙观,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农业、医药、军事、政治、文学艺术,甚至日常生活之中。在文学艺术中,“气”审美范畴涵盖了文艺的本源、创作主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及创作主体气质才性、精神意志对创作客体的投射贯注从而形成创作客体的审美特质等诸多方面。“气”审美范畴自确立始便开始了审美泛化的历程,形成以“气”为核心的范畴群,任何关涉创作主体、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关系、变化的文学现象,都可以“气”来描绘表述,泛化无穷,具有无限延展性、包容性、浑融性、模糊性。这篇文章对“气”的各种形态,以及“气”在各门艺术中的表现,作了系统而细致的描述。
本期所刊载的另一篇论文是由河南大学的年轻学者陈丽丽所作。此文以《周易》为核心,阐释了中国美学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哲学特点,即“生生”。不少学者在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欧洲哲学比较研究时,提出它们之间有一个根本上的不同,即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是becoming,即“成”和“化”,在变之中,化成万物,而欧洲哲学所探究的是being,即存在于万物背后的“在”、“是”、“有”。这种中西差异,可从《周易》中得到最好的阐释。无论《易经》的卦象、卦序、爻辞,还是《易传》中的诠释发微,都体现出刚健中正、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并成为中国美学的主导风尚。此外,《周易》中“立象尽意”、“阴阳”、“刚柔”、“交感”等范畴也都成为重要的美学命题;“象”为造型艺术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且与“比兴”、“通感”相类似;“阴阳”与中国古典美学中阴柔、阳刚两种审美类型基本一致;“交感”说融合了五行生克及儒家伦理,渗透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建筑、民俗中。因此,作者认为,《周易》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美学之根和中国文艺理论之源。本文对此作了专门研究。
“中华美学精神”专栏,我们还将继续办下去,使之成为本刊的一个特色。通过这个专栏,给这份偏重于当代理论和批评的刊物引入博大精深的古代和近现代美学的内容,以此提供杂志的学术厚度、思想深度和历史延续性。
论中国古代美学元范畴“气”
作者杨星映,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 400047)。
《周易》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影响
作者陈丽丽,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开封 475001)。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