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开设“中华美学精神”专栏,研究这种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引进的,但发展中国美学,要接续传统之根。古代中国人有大量精妙的关于美和艺术的创见,中国人的审美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同时,在今天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还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美学是世界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总结中国美学,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有助于世界美学的发展。
本期刊登了四篇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的论文。第一篇是由杭州师范大学的杜卫教授和冯学勤副研究员供稿。这篇文章认为,中华美育思想中,有一种“心性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宋明时期得到发展,但仍潜藏在道德修治过程之中。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在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引进了西方美学和美育思想以后,才得到激活,从而产生“心性美育”的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高度强调美育对于德育的基础性,以国民性的改造为鲜明指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但在感性、个性、自由、创造力等方面未能充分展开。该文认为,要在植根传统,继承“心性美育”历史遗产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美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建构关于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培育、促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等方面的美育话语体系。
第二篇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碧辉研究员供稿。她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理解这种文化,要从美学精神入手。因此,“中华美学精神”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观照世界的世界观或宇宙观;个体超越有限生命或有限时空的局限性从而追求无限与永恒的方式,即个体的形上精神追求;个体生命如何“在世”的生存观;个体如何通过诗、画、书法等把握世界的艺术观;作为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理论总结的境界论。
第三篇是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杨向荣教授供稿。这篇文章从艺术的定义说起,说明传统的那种基于审美经验的维度对艺术进行定义,并以此来审视当代艺术的做法,遭遇了种种困难。西方当代分析美学区分审美和艺术,认为这两者无关的艺术定义,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作者认为,通过揭示艺术定义的现代转型话语逻辑,进而反思中国当代的审美经验话语建构,可以明确中国当下艺术及其发展的言说立场。
第四篇是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潘立勇教授和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朱璟供稿。该文致力于用中国人原创的学术话语,建构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作者特别重视休闲的概念,认为“各得其分”的“止”及其衍生的相关概念表达的是中国审美与休闲本然与应然的潜在状态,通过“适”“宜”等恰到好处的“体认”无限而充分地接近、呈现恰如其分的“止”,是其基本工夫。通过“体认”与“践履”的工夫,化“本然”、“应然”为恰到好处的“实然”、“自然”,以致“天人同体”、“物我两忘”,“无往而非乐”,是为中国审美与休闲的境界。
这些论文当然仅代表这些作者个人的观点。我们开设这个专栏,目的在于各抒己见,引发讨论,并通过比较、对照、思考、吸收,逐渐积累对丰富而广博的中华美学精神的知识和见解,为建立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添砖加瓦。
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展展望
作者杜卫,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冯学勤,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杭州 311121)。
天地有大美,君子当自强——“中华美学精神”探析
作者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从艺术定义转型反思中国当下审美经验
作者杨向荣,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桐乡 314500)。
审美与休闲研究的中国话语和理论体系
潘立勇,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深圳 518055)、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杭州310028);朱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 310028)。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