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研究专辑
2017年03月08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张丽军 王大鹏 姚晓雷 胡红英

  编者按: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于2016年4月29日因病逝世,这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陈先生的过早离世,一时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重要文学事件”,为全国各大媒体所报道。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所改编的电影和话剧在公众中持续发热,产生巨大的轰动性效应,这种现象为近二十年的文坛所罕见。以此足见广大读者和观众对这位优秀作家的尊敬与怀念,同时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今天大众文化的浪潮中,仍然具有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号召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陈忠实先生的创作具有了不断被重读的意义。对他小说创作的追溯和反省,对他作品的重新解读,将会是较长一个时期里研究界的热点之一。因此,本专栏特别邀请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名家张丽军、姚晓雷教授和青年新秀胡红英博士撰写研究文章,他们以相当新颖的立论和分析,对这位作家的创作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转型中,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无疑是长篇小说创作热潮中的扛鼎之作。他的文学创作,由此进入了高潮期。作为陕西作家群和路遥、贾平凹齐名的“三巨头”之一,陈忠实长期深耕农村题材小说,关注普通农民的历史命运。他的小说《信任》早在1979年就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集《乡村》和中篇小说集《初夏》等作品也一直为批评界所关注。但是他的文学创作,显然经历了极其艰苦而漫长的自我探索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了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新理解,贯穿了他对如何重建自己与历史关联性等问题的深远思考。1997年,他耗费六年心血写作的不朽作品《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他也因此登上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峰。三十多年来,他在最好的小说家中,作品虽然并非最多,但却是作品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在陈忠实的小说创造理念中,具有浓厚的“一本书主义”的理想色彩。在当代文学最近四十年中,他是那种最耐得住寂寞,为一个远大目标而长期探索并恪尽职守的写作者之一。《白鹿原》的创作,深受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柳青传统”的影响,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启发,同时也不露声色地汲取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某些艺术技巧。正如1993年初版本的“内容说明”指出的那样:“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这部作品力图以气势恢弘的史诗笔法,重绘陕西省西安附近的白鹿原,从晚清到民国历史风云的巨幅画卷,展现大历史背景下众多人物的命运。他成功刻画的白嘉轩、田小娥、朱先生等人物形象,其性格的饱满和复杂,表现的生动和富有层次感,为文学界所称道。它的语言,也极富陕西本地特色和丰富的生活气息。这部作品力透纸背的思想魅力和它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它的问世而过时,相反,它会一直在社会生活中激活人们对历史的重新思考。在八九十年代文学转型,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的大背景中,陈忠实以他极富创造力的小说成就表明,现实主义小说仍然具有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历史能量。

  因陈忠实先生的故世,本栏目的“作家创作自述”暂缺,特作说明。

  民族文化精魂的“关中大儒”——陈忠实论

  作者张丽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济南 250014);王大鹏,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14)。

  从田小娥的四副面孔看陈忠实乡土中国叙事的伦理生成

  作者姚晓雷,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杭州 310028)。

  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再激活——论《白鹿原》的深层历史意蕴

  作者胡红英,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广州 510275)。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