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历史道路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探索
阎树群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建构的基本逻辑
肖贵清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江海学刊》2021年1期
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百年演进
宋学勤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史学集刊》2021年1期
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及基本经验
孙发锋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中国共产党话语建构百年历程、结构特征及未来展望
郑彬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中国共产党话语建构百年历程、结构特征及未来展望——以建党话语为中心考察》,摘自《重庆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前沿
精准医疗背景下的知情同意:困境与反思
庞聪 王国豫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摘自《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年2期
论域观范式思维下的经济全球化
金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4期
学人与学林
陶德麟对李达的继承与发展
汪信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原题《陶德麟对李达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思想接力》,摘自《哲学研究》2021年1期
七十年来抗美援朝研究述评
李雅兴 闵雪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年6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与形态
梁树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1期
马克思对古希腊公共性思想的扬弃
陈飞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重思公共性:马克思对古希腊公共性思想的扬弃》,摘自《浙江大学学报》2020年6期
论恩格斯对“历史”本质的科学阐释
叶泽雄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1期
唯物史观东方逻辑出场的思维方法
张丽霞 任平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世界哲学》2020年6期
论“文明的辩证法”
王虎学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学术研究》二〇二一年二期
哈贝马斯建构社会秩序的思想方案
夏明月 华梦莲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原题《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对社会秩序整合的意义及其限度》,摘自《伦理学研究》2020年6期
共享发展理念的人民主体价值意蕴
周明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东南学术》2021年1期
哲学•宗教学 (栏目主持:莫斌)
新时代中国之治的伦理意蕴
王小锡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摘自《道德与文明》2021年1期
“伦理”话语的文明史意义
樊浩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摘自《东南大学学报》2021年1期
老子形而上学的模型论解读
邓晓芒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原题《“伦理学之后”的实践哲学:对老子形而上学的模型论解读》,摘自《探索与争鸣》2021年1期
道不同者何以共处
沈湘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原题《知白守黑——道不同者何以共处》,摘自《云梦学刊》2021年1期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地域特点
张学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20年6期
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之东学西渐
徐陶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原题《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以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之东学西渐为启示》,摘自《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1期
“存在”与“本质”区分之史前史
梁家荣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原题《是有、实有、本有——“存在”与“本质”区分之史前史》,摘自《世界哲学》2021年1期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郑筱筠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题《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创新性——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文学•语言学 (栏目主持:李琳)
中西“文学自觉”现象比较研究
蒋承勇 马翔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原题《中西“文学自觉”现象比较研究——以六朝文学与唯美主义思潮为例》,摘自《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1期
从“名”与“逻各斯”看中西文化精神
赵奎英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摘自《文学评论》2021年1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与下限
程光炜 王尧 孟繁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苏州大学文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原题《当代文学阶段的划分问题》《当代文学综合研究中的分期问题》《当代文学史:重新构造的必要——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与变化”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自《文艺争鸣》2021年2期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反思
吴秀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原题《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1期
俗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廖可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多相之维:考古学与美术史的跨学科观察
郑岩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摘自《艺术学研究》2020年6期
现代美育:从艺术为人生到人生艺术化
谭好哲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原题《从艺术为人生到人生艺术化——中国现代美育价值追求的内在转型》,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4期
语言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陈平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摘自《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1期
基于工程伦理的机器翻译系统基本原则
张霄军 邵璐 作者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翻译系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题《构建可信赖机器翻译系统的基本原则——一种基于工程伦理的观点》,摘自《外国语文》2021年1期
历史学 (栏目主持:晁天义 周学军)
中国史学传统功能的现代转换
曾育荣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从教化到通识:中国史学传统功能的现代转换》,摘自《南开学报》2021年1期
“中华民族”结构中的思想史路径
袁剑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题《“多元间关系”与“连续性时空”——兼论“中华民族”结构中的思想史路径》,摘自《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1期
从新出简牍看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层发展及其原理
杨振红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从新出简牍看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层发展及其原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社会构造研究之三》,摘自《史学月刊》2021年1期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
柳平生 葛金芳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兼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摘自《文史哲》2021年1期
敦煌藏经洞之谜发覆
张涌泉 罗慕君 朱若溪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学术文化研究中心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3期
从媒介技术角度重新理解西方历史书写的秩序
顾晓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1期
中世纪英国乡村借贷问题
崔洪健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中世纪英国乡村借贷问题初探》,摘自《中国农史》2020年6期
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徐蓝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摘自《世界历史》2020年6期
经济学 (栏目主持:梁华)
后发优势论隐形结构的起源
宋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原题《后发优势论的隐形结构及其中国意义》,摘自《开放时代》2020年6期
高质量发展与“融合式创新”
李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题《高质量发展与“融合式创新”:基于安川电机产业升级的微观比较》,摘自《现代日本经济》2021年2期
区块链、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龚强 班铭媛 张一林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摘自《管理世界》2021年2期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王茜 王曦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摘自《财贸经济》2021年2期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的理论思考
毛捷 孙浩 徐军伟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原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构想》,摘自《财政研究》2020年12期
数字资产税征收的国际实践
杨志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题《数字资产税征收的国际实践与我国的政策建议》,摘自《经济纵横》2020年11期
转向世界需求中心与资本市场的关键作用
刘志彪 凌永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摘自《江海学刊》2021年1期
中国畅通“双循环”的发展路径
刘再起 肖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题《新冠疫情下的国际经济格局与中国畅通“双循环”的发展路径》,摘自《学习与实践》2021年2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 (栏目主持:李潇潇)
新型政党制度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刘秀玲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摘自《理论探讨》2021年1期
构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李超民 张坯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郑州商学院科研处,原题《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实践创新》,
论法治思维与国家治理
谢晖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摘自《东方法学》2021年2期
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关系的“委托—代理”解释框架
张雪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理论与改革》2021年1期
自由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政治思想史上的主奴之辨
陈周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国际关系 (栏目主持:张萍)
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建设的百年探索和创新
杨洁勉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摘自《国际展望》2021年1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全球观变迁的主要规律
郭树勇等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原题《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全球观念变迁的主要规律》,摘自《国际观察》2021年1期
数字时代初期的中美竞争
阎学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摘自《国际政治科学》2021年1期
世界秩序的变革:从霸权到包容性多边主义
秦亚青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摘自《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年2期
法学 (栏目主持:刘鹏)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知识学特征分析
莫纪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摘自《求是学刊》2021年1期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价值与法学“三大体系”建设
姚莉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商研究》2021年2期
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百年演进
叶海波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法学院,原题《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及其百年历史演进》,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包容性规制
李训虎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2期
法的历史性与世界性断想
史大晓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摘自《清华法学》2021年1期
调解及中西正义体系融合之路
黄宗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原题《再论调解及中西正义体系融合之路》,摘自《中外法学》2021年1期
社会基础变迁与部门法分立格局的现代发展
宋亚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家》2021年1期
远程工作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
谢增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中国法学》2021年1期
社会学•教育学 (栏目主持:李凌静)
“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
肖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家园”何以成为方法
王铭铭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开放时代》2021年1期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历史方法的必要性
王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1期
吴文藻社会学中国化思想的内在理路
胡翼鹏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学评论》2021年2期
韦伯思想在中国
苏国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学海》二〇二一年一期,二二〇〇〇字
绅士、共同体与现代性:中英绅士理论的思想史比较
黄子逸 张亚辉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摘自《社会》2021年1期
项目制的“双重效应”研究
陈家建 巩阅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原题《项目制的“双重效应”研究——基于城乡社区项目的数据分析》,摘自《社会学研究》2021年2期
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及治理研究展望
胡湛 彭希哲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复旦发展研究院,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5/6期
高等教育理论的构建路径
谢喆平 刘惠琴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原题《经验生成与逻辑推演:高等教育理论的两种构建路径》,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年6期
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
潘旦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变革与引领》,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2期
论点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优势 姚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五个内涵 葛宇宁等
凝心聚力论述的问题指向 王蓓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双重语境 张毓颖
哲学•宗教学
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肖显静
哲学视域中的疼 贡华南
“科学文化”的结构探析 张一鸣等
智能时代人类生命本质的变异及其价值影响 朱清华
文学•语言学
“纯文学”的出场与词的现代文体地位的确立 孙启洲
分行与现代诗歌节奏之关系 高周权
重释西方现代小说的兴起 金雯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 文学武
政治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唐贤清等
不丹语言政策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李铁
历史学
绝地天通与祀于天位 王戎
“华北”概念的渊源及流变 仲伟民等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黄金资源的掠夺 孙瑜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与中共抗战史研究 罗敏
古埃及神庙中的“秘传”知识 颜海英
经济学
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冯根福等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刘建丽
工业智能化升级与城市层级结构分化 王书斌
政治学•公共管理
政府技术治理逻辑的分析框架 沈费伟
反思技术化社会治理问题 王倩等
政务会议:公共治理任务的科层传递方式 张鑫媛等
国际关系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国际关系学的演进 赵思洋
国际组织自主性的行动逻辑 周逸江
法学
公司章程性质的二元论路径 陈彦晶
回归监护人侵权责任的立法目的 王杏飞
社会学•教育学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流动 施国庆等
社会组织研究的历史转向 丁惠平
人类学参与区域研究的历史逻辑 张青仁
学校教育的文化自觉及其实现 姚林群
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丁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