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学的“生活化转向”问题刍议
2023年01月31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31日第2579期 作者:简圣宇

  从全球学术语境来看,当代美学的“生活化转向”趋势正在深刻影响美学和艺术领域的既有话语格局。而从中国语境来看,自20世纪初开始相对系统地接受西方美学学科理念起,“美学走向生活”就成为学界和社会热议的重要话题,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正式提出“生活美学”命题,到21世纪初“生活美学”以学说形态登上美学史舞台也有十余年历史。其中的经验得失已有学者加以梳理,但学界关于生活美学历史性出场的思想史背景的探讨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细致的阐释与反思,只有理解了当代美学走向生活的趋势,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出其在当下语境中的价值与意义。

  “生活化转向”是当代美学研究本身的内在需要。人类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后半期的“后工业”文明洗礼后,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后,之前一直待在象牙塔里做思辨研究的传统美学难以按照固有思维去回应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传统美学所仰赖的“审美无功利性”“彼岸姿态”“宏大叙事”等观念基础开始在部分甚至整体上发生失效问题。所以,有学者提出:“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美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

  以康德为代表的学院派理论美学从“审美无利害”观念出发,试图将感官欲求、伦理和认识等成分排除在审美活动之外,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割裂。受到“审美无利害”观念深刻影响的精英派理论美学一直存在显著局限性。首先是研究趣味的局限性。带有生活的烟火气息的对象都被视为非纯粹的、次一级的内容,结果使其研究对象往往局限于那些获得上流社会认可的艺术品、建筑之类。这种审美观带着深刻的精英主义烙印,暗含着一整套用以区隔人群及其价值观的等级理念:生活低于艺术,民众低于精英,感官认知低于审美判断;甚至在感官中也存在等级,视觉和听觉被认为是干净、纯粹的,而触觉、味觉则是不洁的、充满欲念的。这种自我设限将既往美学推进了狭小逼仄的场域,越来越难以回应愈加复杂丰富的当代美学问题,最终促使当代美学研究发生“生活化转向”。当代新兴审美思潮和流派多与这种审美生活化趋势有关,要么是其细化延伸,如造物审美研究、气氛审美研究、时尚美学、休闲美学等;要么与其存在内在逻辑关联,如文化研究、身体美学、环境美学、新技术美学等。而侧重基本理论研究的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等学派原本就与生活美学有着同源关系,在其深化发展过程中也主动尝试通过生活化转向来回应现实关切。可以说,审美回归生活语境几乎成为参与这场美学转向趋势的研究者的基本共识。

  社会需求是发生“生活化转向”的外在动力。在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双向互渗的当代社会里,从社会大众到学界人士都亟须一种能够面对现实生活问题提供相应理论和精神资源的美学理论。当代正在日益深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让“衣、食、住、行”这些原本不被学院派美学关注的内容走上前台。由于审美开始变得无所不在,所以当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时,就自然而然地期待学界推出相应的阐释理论。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当代美学研究中发生了理论的“过剩”与“匮乏”同时出现的状况。一方面是20世纪的“美学热”结束之后,理论美学愈加淡出公众视野,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变为“学院之内”相对封闭的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则是随着21世纪以来全球生活审美化趋势不断深化,社会愈加迫切地渴望获得来自美学的学理支撑,从而能以之作为自己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话语依据。可见,所谓的“理论过剩”并非真的过剩,而是“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不匹配。之所以“过剩”,是因为理论界依然按照既有模式进行理论生产,提出的概念、观点已有脱离现实需求的危险。在现实中涌现出的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问题都需要一整套相对系统、严谨的审美理论来加以分析阐释,尤其是能够对具体领域进行阐释,如都市生活中的时尚审美问题、消费主义问题,以及具体表演艺术涉及的身体审美问题。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与移动互联网、电子游戏等相关的技术审美又衍生出各种新的审美问题。面对如此之多的新问题,再想一成不变地使用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美学理论来应对愈加艰难。

  美学理论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不匹配,倒逼学界改革传统美学、构建新美学。一方面对经典理论加以“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推出新理论以适应“创新性发展”要求,持续丰富和完善生活审美理论,构建起具有丰富内涵和充足阐释力的生活美学体系。于是,在“审美的生活化转向”的背景下,生活美学的出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代美学的“生活化转向”应警惕“审美泛化”问题。当代美学在“生活化转向”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扩大了审美研究范围。日常生活既为审美提供了远比纯艺术领域更为丰富、广阔的延展空间,也提供了更为深沉、丰厚的现实底蕴。然而,日常生活本身也内在地隐含着各种可能导致审美异化和精神沉沦的风险,日常生活审美化往往会将诸多其实不具备审美品质的对象、现象带入审美领域,从而产生“审美泛化”问题。

  “审美”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多层次性,既有更具充分审美属性的“深层审美”,也有混杂着诸多准审美、非审美因素的“浅层审美”。比如,作为“深层审美”活动的经典阅读,使得参与者在探寻人类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体验到相互交织、彼此促进的审美快感和痛感,从而逐步达到灵魂的升华与境界的提升。相比之下,看网剧、听流行音乐等“浅层审美”则主要承担了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的任务。“审美泛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不同层次审美之间的差异,将日常生活中包含“浅层审美”的鉴赏活动不加辨析地归类为需要“深层审美”支撑的审美活动,抹平了两者之间的核心差别。其实,两者虽有重合和互涉之处,但具有不同功能,负责不同领域。日常生活中的鉴赏活动并不直接等于审美活动,某些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鉴赏活动虽有与审美相似的外观,但本身并不具备充分的审美意蕴。比如,某些由消费主义目的主导的奢侈品鉴赏活动,尽管鉴赏对象具有审美因素,但审美在整个过程当中仅处于附庸、陪衬地位。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鉴赏对象可以也应当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但必须置于批判的视域下进行审视。

  简言之,我们需要在审美和日常生活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既要主动以审美的姿态拥抱生活,同时又要辩证地批判日常生活中隐含的负面因素。美学向生活化转向时,既需避免误入自我消解的歧途,同时应当以此为契机实现新的发展,为构建新时代的美学理论提供有益助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20BZX13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